第15章 等着去解救(4/4)
刘宏源和儿子客客气气的把郭子涛送出大门。
走到离大门远一些的地方,几人交谈起来。
老杨道:“郭公子,你替我把债还了,我会尽快还钱给你,只求你少收点利息。”
郭子涛道:“利息我就不收了,你有钱了再还本金。”
老杨大声道谢,心想今天是上天有眼,碰上好人了。
郭子涛再了解具体情况。
老杨名叫杨克鸣,女儿叫杨春儿,两人都面黄肌瘦的。
因为前年和大前年,老杨家的地歉收导致交不起租金,到前年年底欠了三两,老杨交不起租金,地主家要求立下字据,他糊里糊涂按了手印。
此后每年的端午、中秋、年关,地主都会催债,老杨家里种地,交租后剩下的粮食,连自家都还吃不饱,根本无力还钱。
“昨日,这该死的刘扒皮,派人到我家来,说带上女儿来谈还钱之事,说一些好商量,今日我就带春儿过来了,谁知道却是这样!刘扒皮真不是人啊!”
周丽英、王聪儿越听越来气。
王聪儿紧握拳头,愤然道:“该千刀万剐的刘扒皮!”
周丽英叹息道:“天下受苦受难的人太多了。”
她对父女道:“那些大地主、贪官都不是好东西,郭公子是例外。你们遇上郭公子是命好啊!我和闺女也是命好,有幸得到郭公子相助。”
王聪儿说出那天的经历。
杨春儿道:“郭公子真是好人!要不是公子相救,我就要被卖给刘扒皮了!”
郭子涛道:“刘扒皮把田租收得那么高,想必你家都吃不饱吧!”
杨克鸣道:“郭公子,秋收我家交了今年田租后,就只剩下不到三十斤米,还有点番薯、花生,得省着吃,要不然撑不到明年收成时,每天要么喝粥,要么吃番薯。”
郭子涛道:“想必整个龙洲村的人,都像你们这般过苦日子。”
杨克鸣道:“村里还有几户有自家的土地,勤快点种地,除去上缴给官府的田税,勉强还能吃饱饭。我们这些佃户可就惨了!村里大部分土地被两个地主霸占了。另外一个地主还好点,是按照庄稼收成来收租,做刘扒皮佃户的老乡们更惨,甭管你收成多少,需要交那么多租子,没有一家能吃饱饭,还有些人被逼得买儿卖女。”
说到这里,杨克鸣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说道:“郭公子啊,今天你相救,大恩大德,我和女儿感激不尽。可是,哎!刘扒皮收租那么高,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我可能要很久才能还上你的钱。”
“该死!那些地主没一个人好人!”
王聪儿又再愤愤地说着。
郭子涛心中感慨,这就是本时空的黄世仁和杨白劳啊!
他说道:“老杨啊!这些钱你肯定很快能还得起,你家和龙洲村乡亲们,都会很快有好日子过。我已跟刘扒皮谈好了,我把他的土地全部都买下来,由我来做地主,以后的田租,比官府收的田赋高两成就行了。”
清朝的“摊丁入亩”,是封建社会赋税重大进步,是清朝人口快速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摊丁入亩后,百姓们是不用做丁役了(免费给官府干活)了,可是要多交赋税了,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负担,导致了农民逃亡外地躲避赋税的情况开始上演。
还有很大一方面,摊丁入亩无法抑制土地兼并,这是许多朝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华夏受苦受难的人很多,等着他去解救,就从龙洲村开始。
郭子涛做好事,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自己赚取民心,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