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安城内(2/3)
他再仔细检查着这打火机,爱不释手。
火苗熄灭后,周润详道:“的确比上次那种打火机好很多,关键是能烧多久?会不会损坏?”
郭子涛解释道:“这是用煤油燃烧,用火石大火。煤油烧完了可以加煤油,要是火石磨光了,也可以换火石。”
随即,他演示起来,先取出火机内胆,掀起内胆底部的棉垫,里面就是装煤油的地方。
他再取出煤油瓶,演示如何用煤油瓶加油,加油后又如何处理。
接着,郭子涛又再演示如何更换火石。
“我这瓶子装专门的火油,也只有我能提供火油,把火石只有我能提供,这两样皆要收钱。这打火机零售最少能卖三千两,我一千两批发卖给和大人。”
经过对打火机仔细检查,周润详对价格没有异议,以商人那敏锐眼光,思考着整个大清能有多少潜在购买人群。
他想着,大清人口三万万,那些大地主、大商人、有钱官员以及家眷们,加起来最少有十数万人,要是运作得好,能够舍得出钱买这种打火机的比例肯定不会低。
“周掌柜,这银打火机现在只有一件,小弟送给你了。若要进货,再告之小弟数量。”
周润详高高兴兴收下,心中夸赞郭子涛会做人。
“手电筒、打火机、手表,需要时间验证,只要是好货,就不愁没人买。我年底要去京城见和大人,会把你这事告诉他,相信和大人定会高兴。日用品我可以做主,很快便可开店售卖,只要是独家供应给我,有多少我要多少。”
郭子涛跟他说过,下次会带数千套过来。
随即,他取出煤油灯。
“这种叫煤油灯,燃料同样是煤油。用上煤油灯更方便。”
郭子涛把煤油灯盖子打开,打火机点火,煤油灯灯芯很快就燃烧起来。
随后,他又再讲解如何给煤油灯里加煤油。
展示完毕后,郭子涛再取出洗衣粉。
“这种叫洗衣粉,有了这东西,能把衣服洗得很干净。”
对于两种很有市场潜力的商品,周润详自然欢迎,
郭子涛给出批发价,洗衣粉一钱银子两袋(1000克一袋),煤油灯五钱银子一个,煤油燃料一钱银子四斤(清朝一斤克,一斤有16两,一两克)。
快到中午了,周润详邀请郭子涛留下来吃饭。
郭子涛婉拒了,说还有要事处理。
在离开前,周润详说,他明天去一趟广州,安排日用品售卖事宜,大约十天回来新安。
郭子涛背着装有金银的背包出来门口,王聪儿老老实实等待着。
“卖完了,咱们去福龙客栈大吃一顿!”
第二次来到本县最高档客栈,店小二一眼就认出了两人,热情招待。
赚了一笔大钱,郭子涛心情很好,再点了熊掌、黄猄肉,跟王聪儿大吃起来。
有钱要享受很正常,郭公子却能让下人跟着享受,就是那方面有点不好,喜欢妇人的男人,的确是很特别。
王聪儿接受现实,不再幻想自己能嫁给郭公子,希望郭公子能娶了母亲。
吃饱饭足后,郭子涛又再去马匹交易市场买了一匹马。
他本人骑马、王聪儿驾车返回。
行走在新安县城街道上,郭子涛拿起相机拍摄起来。
拍摄的对象,既有各种建筑物,亦有男女老幼、穷人富人。
他心想,要是在现代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肯定会引起轰动。
这只能是想想而已,要是认真技术鉴定,很容易鉴定出照片是清末相机拍摄加上彩色,还是用现代数码照相技术拍摄。
真要是这样做了,很快就会被人注意上了。
这时,两人注意到,在街道一边,有一批人围观着。
两人再靠近观察,原来这里有人卖小孩。
“公子,我们去看看吧!”
郭子涛和王聪儿下马,牵着马走近,围观的穷人们让出位置。
只见一个撑着拐杖、衣衫褴褛的男子,身前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卖女,五两银。”
旁边的女孩在哭着,她已经没有眼泪留下,估计是泪水已哭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