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导火索来了(4/4)
卢昆仑却从羽绒服里摸出个随身听把耳机递过来。
荆小强直接愣住,居然是那首著名到不能再著名的跑马溜溜的山上……
嗯,就是《康定情歌》。
雪域高原边上的民族情歌。
怪不得会被瑞查推荐。
被誉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之一,被NASA送进太空探测器播放。
某种意义上来说,bā • jiǔ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这首歌。
同时期我们国内向外推动的文化印记,也都是跟这类似的《茉莉花》、《梁祝》,还有武术……
全都是老气横秋的民族遗产。
可卢昆仑这首《康定情歌》居然充满了让荆小强无比熟悉的电子风!
所以曲风显得特别雍容华丽!
好比用钢琴、电子琴、吉他、琵琶、小提琴等等,任何一种乐器都能独奏这些歌曲。
但一支交响乐团演奏出来,绝对气势磅礴得多。
不过又有谁平时都能随时聚齐乐队演奏呢,哪怕录专辑,很多歌手都请不起标准的交响乐团。
所以摇滚乐队四个人的常见规模,才这么容易流行出圈。
这就是时代变革的更替。
不流行七八十个人的乐团为权贵演奏了,现在更多是几个年轻同好兴趣相投的表达音乐感情。
可这从五六十年代崛起的新变革,在遇见电子乐之后又落后了。
从八十年代开始,单个的电子效果器、合成器开始诞生,刚开始还是纯粹的硬件效果器,等到八十年代末个人电脑出现,电子程序开始被乐迷们捣鼓出来。
如雨后春笋般,各种软件模拟各种乐器的音效层出不穷!
也就是用一个电子琴键盘,用弹奏钢琴的方式,就能弹奏小提琴、吉他等等各种乐器,甚至干脆连弹奏都省了,直接输入曲谱就行!
有些好点的电子琴都自带这些模拟功能。
但在专业人士手里,用小提琴“弹”一遍,用贝斯“弹”一遍,鼓点,钢琴,圆号,啥都能弹一遍。
录下来,这就叫一条音轨。
在电脑里面再把无数条音轨平行播放,那不就是一个人的交响乐团了?!
荆小强有种抓住时代脉搏的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