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拜师(1/2)
小乞丐脸上神色不明,半响才摇了摇头。
白术只当他自小孤苦、没有姓名,便不再追问。他眼含怜惜地看着眼前脏兮兮的小乞丐,不由想到书中主角应麟幼时也当过一段时间乞丐。
应麟身为皇子、本在宫中出生,幼时母妃去世后,宫中葛贵妃想把他掐死在夺嫡之路的起跑线上。于是葛贵妃先是说服皇上把应麟赶到京郊行宫服丧,后又派人刺杀他。
幸亏应麟主角光环够大,即便一辈子过得痛不欲生,可就是死不掉。六岁的应麟阴差阳错之下,从杀手的手中成功逃了出来。他知道他一重新露面可能就要再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了活下去,无处可去的他只能乞讨为生,成为一名小乞丐。
每想到原书,白术就有些来气。原书作者实在太狠心,《三毛流浪记》里三毛还会遇到几个好心人呢。而应麟流浪的时候,无人施舍、无人相助,就连狗都要抢他手里从垃圾堆里扒拉出来的残羹冷炙!
白术此时对应麟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作为读者的时候、他心疼这位主角;作为鹤鸣山弟子、他满心惊惧应麟会对鹤鸣山下手……
《应麟劫》书中,并没有具体描述时间、皇家之事又不可擅言,白术在师门中百方打听、也没打听出应麟现身处何处、剧情又已走到哪一步——他只知道应麟现在还未登基。
他看着小乞丐,忍不住心想若是应麟现在也还是一个孩子该多好,他一定会护着应麟平安一生、不受原书的那些折磨。这样他也必不会成为师门的威胁。
这样的想法下,白术不禁对眼前小乞丐脱口而出:“你……愿意拜我为师吗?”
说出这话后,白术愣了一下。人都是感性的动物,白术亦是。可如果只凭一时冲动收徒,就犹如一时冲动捡猫捡狗一样,是极大的不负责。
白术自问:他现在做好为人师的准备了吗?古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尤其这个小乞丐显然已经没有别的家人了。他若收养了小乞丐,能像父亲一样教育好他、看顾好他、为他前途着想,就算是这个孩子未来叛逆、吵闹、不懂事也不厌恶、抛弃他吗?
沉思了一会,白术只能说他愿意试试,他没法保证他能为这个素不相识的小乞丐做到这种地步,可猫狗和人终究是不一样的。猫狗抓老鼠、啃垃圾,照样活得自由自在、有声有色。而人是社会的动物,更需要一个家、一张床、一碗热汤。
想明白以后,白术重新郑重地看向小乞丐的眼睛,然后撞进一片惊疑不定之中。也许是感受到了白术刚刚的动摇,小乞丐连白术姓甚名谁、师从哪家都不知道,就生怕白术反悔似的,下意识拽住白术的袖子,说到:“我愿意!”
一开始白术是有些好笑的,“我愿意”这三个字对于他来说,听上去总有点怪怪的。可感受到小乞丐身上带着的希冀与不安,白术叹了口气。
他抓住小乞丐的手,带着安抚地意味说:“既然你不太清楚自己的名字是什么,那为师便给你取个名字吧?我叫白术,不如……就叫你白逸如何?白是清白的白,逸是舒适安逸的逸。你拜我为师,我不求你出人头地,只盼你安逸自在。当然,你要是不喜……”
“安抚”这件事对面冷的白术来说是有些困难的,小乞丐……白逸却在白术的声音中奇迹地放松下来。
也许这是名字给他带来的安定感,姓是根、名是枝叶。一个可以被宣之于口的姓名让白逸有种新生的感觉,他直直地看向白术:“谢……师父赐名!”
听到这声“师父”,白术有了收徒的实感。他看看天空,料想去方氏已经来不及,便站起身,说:“天色也不早了,走、师父带你回师门!”
白逸此时抬头看白术是逆着光的、似与日光化作一体,让白逸久违地感受到了被阳光沐浴的滋味、就连他身上的疼痛都好像被日光驱散了。
不知他心中所想的白术,牵着他往城门口走去。因为顾念着白逸,白术走得并不快,走到城门处时,便远远看到大师兄已经在等着了,边上还跟着一驾牛车。
“师兄!”白术牵着白逸加快脚步朝单学走去,他想快点把白逸介绍给他认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