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鲇鱼(下)(2/4)
小胡习以为常,憨笑着跟在后面,同时保持着小心,人相隔一个台阶绷着神经,时刻防范老人一不留神踩空或者脚滑,毕竟徐汗青穿的一直是不防滑的布鞋。
上了楼梯口,左右有两个阅览室,不用找,微暗中在烛光指引,他人就在灯下。
“他怎么不开灯?”徐北固游视四周越渐昏暗的大厅。
小胡耐着心说:“孙少爷,近来供电紧张,一般学校暑期是限时供电的,现在还不到时间。”
“手电筒呢?”徐北固说这话的语气,和晋司马衷说何不食肉糜略有相似。
徐汗青一直不说话。徐北固这两句话问得幼稚,而暴露的何止是幼稚,简直直让闻者不舒服。
但是无可厚非,认知上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纠正的。
比妨常吃的滇南贡米,徐北固便以为是寻常人家吃的米饭,自家孙子打小的生活环境使他形成一个不全面的认知,不像他年轻的时候响应号召到工厂组织教育工人,见识了什么是贫苦大众,立刻从富家少爷蜕变成一位先行者,从自己的小世界跳到了整个大世界,想把赤旗插遍全球。
徐汗青想起自己的风华正茂,感慨地吐了一口气,瞥了一眼自小看到大一表人才的徐北固,一举一动里尽管有度得当,但一言一语却少了一股地气,想着借机点醒,便斜了眼看向小胡,有意道:“小胡,你说说看,换是你,是用蜡烛,还是用手电筒?”
“老爷,你不是不知道我一粗人,哪看的了书,这不是糟蹋它吗!”
小胡清楚老人的用意,他机灵地用自嘲铺垫了一句,然后和盘托出:“不过,我知道电池要比蜡烛贵,用多了不划算。”
徐北固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讪讪地朝一笑的徐汗青低下头,很是羞愧。
徐汗青看收到效果,也不乘胜追击,欣慰地点点头,便一边徐徐上前,一边说:“走吧。”
徐北固摸了摸鼻子掩盖难为情,亦步亦趋地跟着,径直到了一面玻璃门前,三人六只眼齐刷刷地看向离三。
只见离三靠窗坐着,“鲇鱼”的风雨猛烈地落下,窗和雨哗哗啦啦、滴滴答答的二重奏隐没在电闪雷鸣,从徐北固站的这个角度看,他人仿佛置身雷电风雨,旁边的窗玻璃早已瑟瑟发抖,独独他一直写写算算,岿然不动。
徐北固乍一看,倒没看出离三有多特别,也察觉不到他已经挑灯夜战了接连几昼夜,倦意已经深深地埋藏在被烛光遮蔽的黑眼圈里,上面眼眶里布满了血丝,宛如蜘蛛网般密集,却捉不了在他四周伺机而动的蚊子。
实际上,离三的左臂上这几天已经给叮了四五处,凸起的红肿伴随着起起伏伏的瘙痒,连同多天来通宵达旦引起的头痛正在蚕食离三的清醒。
“你觉得他怎么样?”徐汗青带着一种长者的口吻垂问。
“这么看,看不大出来,只觉得刻苦用功吧,虽然不知道他在写什么。”
徐北固一边思索一边组织语言说:“不过说实在的,爷爷,像他这种勤奋,不是很平常吗?公司里又不少见,纳入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的,甚至有许多比他更过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您偏偏中意他呢,就因为他是一个农民工?”
徐北固是带着偏见,准确地说是嫉妒和委屈,为什么爷爷会在意一个小人物的努力,却总是忽略了身边人,尤其是他,好像自己的勤奋是最正常不过,难道就因为自己出生在富甲一方的权势豪门?
欲受王冠,必承其重,可是不也有昏君庸君,为什么自己就得做个明君,为什么不能像若干个败家浪荡仔,在公开在私下里表现得放浪形骸、游手好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