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釜底抽薪计(1/2)
很快,王后和其子李稷暴毙的消息就被李奭封锁了。他安排得力的人将王后和李稷的尸体保存好,放上冰块和木炭,乔装成押镖的队伍秘密运送回朗元。
李奭盘算着要让大军和他们的尸体同时到达朗元。如此一来,王就容易被控制,不至于出什么幺蛾子。
谢廷会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朗元时,王后和李稷的尸体也同步送到了王面前。
这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病人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他双手紧紧握拳,青筋暴出,面赤绯红,怒吼一声。
直接扑倒在棺材上嚎啕大哭,任凭大臣、太监来劝都无济于事。
对王而言,李稷,他心目中头号王位的继承者如今就躺在他面前。冰冰凉凉、一动不动,他再也无法陪自己去打猎散步、谈论国政了。
他们父子之间那些为数不多的美好画面在他的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王室的悲哀所在,他们往往鲜有能真正享受到所谓的天伦之乐。
而此刻,他是王,高高在上的王。可他毅然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如今,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护送尸身的头领按李奭的要求向王汇报了当日在破庙的情景。李稷是如何自取灭亡、如何不仁不义。此时的王已心力交瘁,半句也听不进,连站也不大站地稳了。太监总管赶紧将其扶入寝宫休息,并传了御医。
御医的诊断是王气急攻心、过于忧伤,需要静养。躺在龙榻上的王深谙自己的身体,可眼下比起安葬王后和儿子更棘手的是他的二儿子,这个shā • rén凶手还迟迟未归。
他希望李奭能回来负荆请罪,跪在地上恳求他的原谅,这样他就能保他一命,也不至于再失去一个儿子。
可他回来会负荆请罪吗?这正是王最恼火不已的。
李奭素来善于权谋且卧薪尝胆,他所图谋的远远不止太子之位这么简单。
如今李稷和王后双双去世,文官集团不战而败。朝堂之上将会成为武官的天下,支持李奭的谢廷会手握重兵。好不容易有意培养的龚勋,竟也没有回来复命,八成不是叛变就是被抓了。
如此一来,他这个王帝已经是手无寸铁,空有头衔。一旦李奭逼宫,他能做的就是献上玉玺,拟定传国诏书。就怕李奭做地绝,不惜担上杀兄弑父的名。
想到这里,王就如同被千万只猛兽撕咬着,他呼喊道:“来人,来人,赶快赶快给我传唤李奭,让他立马回朗元来见我。”
在王眼里,李奭携带着贴身死士,挟千牛备身蹲在桃平不动,就是一种对峙,一种政治试探。可对于李奭,这一次他倒没动什么花花肠子,他只是在等林冉,他要带她回去。
手下的部将已经来催过几次,说王在帝都等地急,传唤其立即回去。可李奭偏偏横了心不动,他想王位现在已经是囊中之物,而现在他的首要任务是拿下他的王后。
在追女人这件事上,李奭的能耐可比权谋斗争差多了。他既没有模板可参考,也不能问别人的建议,只能摸石头过河。
李奭的按兵不动让林书进看得越发胆战心寒,一旦朝廷大变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想到那场战争林书进心头一阵阵绞痛,他绝不能让历史重演,于是他提出了愿意随晋王返都复命的请求,并想随便带着一家老小去朗元逛逛。
这无非是逼着林冉一起走。林冉看出了父亲的用心,父亲所担心的也正是她不愿看到的。心想能和林然在一起总是好的,哪怕不能在一起,能时常看到也好。李奭这才带着林书进一家踏上了返回朗元的路。
一路上,林冉、林礼、李奭三人同乘一辆马车,林书进夫妇乘另一辆马车。林然骑马领着大部队,林循骑马垫后,三十名死士则分成两队行至马车两侧。
林冉不自觉地靠着门帘坐着,这样帘子摆动的空隙就能瞥见林然。哪怕只是背影,她也会像偷吃了一颗糖一般笑地眼睛眯成一条线。
三年多了,日夜悬挂在心头的思念终于得以安生,对林冉来说只要能陪在林然身侧就已是幸福无比。
林然自从那日冒险与林冉互诉衷肠后,确定了彼此心意,长久以来的担忧也减轻了不少。目前他要做的就是尽快解决谢廷会,好为父亲报仇。
想着冉儿的心依旧是他的,他就时不时不禁而笑。这让平日里鲜有见到他笑容的侍卫们顿感一头雾水,私下里议论着八成是晋王殿下欲要将公主配给龚将军了。
正襟危坐的李奭看出了林冉有些心不在焉,于是让大家停下来休息,就近找了家驿站过夜。本想着晚上单独找林冉聊聊,正要出门却迎来了神色匆匆的林然。
李奭迎他进了屋,自己坐到一张宽大的靠椅上道:“我现在是要称你林将军还是龚将军呢?”
林然回道:“晋王殿下,恕我从未向您禀报过此事。樑大战失利后,很多士兵纷纷逃回故乡,我却不愿徒手而归,于是乔装混入了樑国军营。为了掩人耳目,我便不再用林然这个名,改用龚勋。”
李奭笑道:“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林然也好,龚勋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自己人,而且还恰巧是林家的亲戚,林冉一心想要找到的堂哥,能看到她高兴,我就高兴了。”
林然抿嘴一笑道:“感谢晋王殿下不怪之恩,臣深夜至此,是有求殿下。”
李奭端起茶碗来道:“哦?什么事,说说看。”
林然道:“臣既取名为龚勋,意在建功立业,位居人上。如今王后、李稷已死,文官集团不足为惧。倒是武官集团内部缺一个好统领,为晋王练强兵、整军队,打造一支强悍的国之师。”
李奭愣了愣道:“那将军认为何人有此能耐?”
林然斩钉截铁地请命道:“臣不才,愿斗胆自荐。”
李奭不禁眼前一亮,想不到整个国敢于一马当先的竟还有人在?这股牛鼻子的劲像极了他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