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梦境解码仪(4/4)
对于这种遗忘,梦学界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人们根本没有真正忘记这些梦境,只是统统藏到了潜意识中。有时我们感受到的似曾相识,有很大几率就是某个场景和梦境很相似。
为实现保留梦境以供人们浏览和观察,曾经英国曼切斯特市研究员曾在2014年提出可以以连贯移动图像的形式真实还原梦境,设计的理念就是用一个生物传感器建立一个梦境记录系统,能够将人们的梦境呈现为连贯移动图像,在显示器屏幕上播放。
他们还声称该设计能改变人们的大脑活动性。其采集梦境的核心工具就是“意识波移动头盔”。通过捕捉脑细胞处理图像时的生物讯号来还原梦境中出现的图像信息。
这套设想听起来不可思议,却被王家硕看到,花了三年时间研制出了梦境记录仪和解码系统。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体型极小,只有指甲盖大,芯片紧贴着机身,整个只有一厘米的厚度。只要贴近人的大脑,就会采集意识信号。
采集到的信号通过芯片导出后在解码系统里输出,不过可惜的是目前的解码系统依然只能解码出文字信息,无法还原梦境图像。
王家硕为了能早日研发出图像还原系统,已经连续半年住在地下室了,以至于地下室大门一开,袁洁宁吓了一跳,地上到处都有废纸团、垃圾袋、脏衣服。
王家硕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道:“不好意思啊,我都住这里半年了,没点生活痕迹岂不是不正常了?”
大卫笑道:“家硕,我想你的臭袜子也许可以清理一下,否则这个气味实在是。”
袁洁宁一脚踢开一个空可乐瓶,严肃地道:“王家硕同志,你真把这当你家了啊!生活垃圾到处都是,你要这么下去,哪个女的敢嫁给你啊?”
王家硕呵呵一笑,弯下腰一边捡地上的杂物一边道:“等我拿了诺贝尔科学奖自然不愁这些事。”大家忍不住笑成一团。
解码数据是个周密复杂的体系,以至于这台外型庞大的机器虽然正面只有一个一百英寸的显示屏,后背却是几十吨的大块头。
等待解码预计要三个小时以上,王家硕开打解码仪,插入芯片,点击解码后,便通知大家可以先去休息一番,他一个人守着就好。
大卫和李圆圆计划着吃个午饭再来,袁洁宁却不愿意错过这个精彩的瞬间,执意留下来等。坐着坐着不禁产生了睡意,于是躺在王家硕的行军床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醒来时,只见王家硕伏在屏幕前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她赶紧翻身下床走过去看。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连贯一体,篇幅极长,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解码出来如此浩大的信息量。
袁洁宁读了好一会儿,不禁问道:“家硕,国是真实存在的吗?”
王家硕推了推眼镜道:“在正史上没有这个国家,可从梦境的信息来看,应该是存在的。从百姓的装束、习俗来看,应该是在隋唐以后。”
袁洁宁道:“有没有可能是患者自己假想的呢?”
王家硕道:“可能性不大,如此成体系的假象除非是事先有所准备。可这显然不现实。”
袁洁宁指着屏幕上的一段文字道:“这像是她的日记,很多内心活动都在。”
王家硕道:“她应该是以‘林冉’这个角色直接进入梦境的,而并非旁观者,否则场景会更宽一些,信息量也会更多。”
袁洁宁不解地道:“这个‘林冉’显然和患者是两个人,性格、经历都完全没有联系,怎么会这样呢?”
王家硕摘下眼镜,揉了揉双眼道:“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从梦境的信息来看,这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思维所经历的人和事,可为何会出现在患者的脑内呢?而且还是以如此清晰具象的方式呈现。”
袁洁宁也想不通此理,只能等着大卫和李圆圆过来,看是否能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