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1/2)
第七十六章
大清朝的皇阿哥们在离开母妃后,一般都会搬进乾西五所和乾东五所以及南三所这三处居住。尤其是康熙年前,康师傅的儿子是赶着往外搬,赶着往里进,房屋利用率达到了空前的饱和。
十一搬出翊坤宫时,乾西五所和乾东五所都住满了,于是他不得不搬进离翊坤宫有些距离的南三所。
南三所和其他两处阿哥所一样,都是三个或五个三进院落一字排开而组成的小建筑群,而每座三进院落住一位皇子及其家眷奴仆。
三进的院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除了十一住的那处,其他的院落都有些人满为患。
早先十一是按规矩住在前院的五间正房里,后面为了某些小心思便搬到了中院的正房居住。
随后又将中院两间连成一间的东厢房收拾出来给左晞居住。
前院被布置成了待客之所和外书房,不过以十一的生活方式,那里闲置的可能性已经毋庸置疑了。
中院除了正房和东厢房还有两间西厢房,以及与正房相连的两间耳房。
一间耳房被布置成了沐浴更衣之所,一间住了田果。两间西厢房因十一常年要吃药和补品,参汤热茶不断,所以被布置成了多功能茶水房。
后一进是一排的后罩房,加上前院的厢房都住了侍候十一的宫女太监和嬷嬷们。可以说整个中院,除了时常侍候的太监宫女,就只住了十一,左晞和田果三个。
这两年,十一一改之前的漫不经心,彻彻底底的将身边侍候的宫人都通过各种手段清刷了几遍。可即便是这样,十一也不改掉以轻心。
就连收拾屋子都是叫田果出头,叫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田果收了薛家多少好处了呢。
背了好大一口锅的田果有苦说不出,也只盼着将来被宜妃和郭贵人打死前,他的好主子能看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捞他一把了。
╮(╯▽╰)╭
“前两年爷在那温泉庄子上住,奴才还以为爷的身子骨硬朗了些。谁成想还是,还是。”
“可见是宫里不养人了。”十一咳嗽的有些踹不上气来,将书放到一旁开始闭着眼睛将精力都放在呼吸上,“等明年三月,咱们就出宫去。想来那时,杏花已经开遍枝头了。”
短短三句话,偏偏是三种语调,三种心情。第一句是调侃,第二句是期待,第三句又带着股子凶狠的厌恶。田果抽了抽嘴角,觉得他家爷的性子太让人琢磨不透了。
“你说爷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她会不会嫌弃爷?”呼吸平缓后,十一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用一种非常落寞的声音问向田果。
田果打了个激灵,连忙用一种非常坚定的语气回道,“怎么会?爷为了姑娘做了那么多,姑娘便是不感激的立时以身相许,也再不会是那样的心思。而且爷的身子骨只要好好养着,也是无碍的。”
十一闻言,嘴角勾了勾,好笑的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田果,然后心情突然明媚的又开始闭目养神。
“不,是爷感激她,是爷要对她以身相许。”如何让一个吃软不吃硬的姑娘心甘情愿的留在自己身边,十一已经做了不下十七八套柔弱计划了。
女人,也是有保护欲哒。
只要激起左晞的保护欲,还怕成为不了左晞的小宝贝吗?
→_→
田果:多大仇哦!
“咱们公主今年得了封号,派人上京谢恩时,又赶上了大风雪,错过了五爷的生辰,好歹东西都没丢。”田果等了一会儿,见十一果然又睁开眼睛准备下地。一边蹲下给十一穿鞋,一边小声说道:“除了给五爷的生辰礼,还给娘娘,九爷和爷您也捎了些东西。娘娘刚刚派人送了来,爷可要看看?”
听到田果提起长姐,十一面上不自觉的流露出一抹温情和思念,“四姐是喀尔喀部内附后下降的第一位帝女,也是第一位参政的公主。她是名至实归。若是四姐身为男儿,”
十一笑了笑,到底没将剩下的话说下去。
四公主与十一都是郭贵人所出,比宜妃所出的五阿哥大了半岁。因五阿哥一出生就被抱到太后宫中抚养,所以严格说起来,养在翊坤宫的只有四公主,十一和九爷。
后来四公主抚蒙后,仍时刻惦记京中弟弟们,这几年时常叫人捎东西回来。九爷在外蒙那边的生意线,若非四公主的保驾护航,怕是生意也不会做的这么‘省心’。
“叫人拿过来吧。”心中感念四公主的那份手足之情,十一便叫田果将东西拿过来看看。
貂皮四张,猞猁皮一张,银茶桶一对,银茶壶一套……
见到银茶壶,十一突然想吃蒙古的奶茶炒米了,于是指了指那套茶器,叫田果下去准备。
田果飞快的想了一回十一的食谱,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
‘阿嚏~’
左晞揉了揉鼻子,不等宝琴和薛蝌反应,直接朝屋外喊道:“莺儿,端三碗姜汤进来。”
“京城不比南边暖和,前儿知道你们要来,就猜着你们带的衣服够不够厚实。正好家里正要做冬衣,就估摸着身量给你们也做了几身。一会儿都回房试试去,怕是有的改呢。”
对待宝琴和薛蝌,左晞特别有大姐姐的样,兄妹俩还没到京城呢,好多事情左晞都帮他们俩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
就是那个梅翰林家的亲事...左晞觉得这个事吧,真挺难。
将梅翰林家的情况跟这兄妹俩说了,又叫二人喝了一大碗姜汤,然后以修改衣服为由让丫头送他们回房。
这种事情,还得他们兄妹俩个先自己商量个结果出来。
宝琴和薛蝌离开后,便去了左晞隔壁的屋子,丫头们上来给兄妹俩量了身,便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兄妹俩对坐无言了半晌,宝琴红了眼眶却咬着帕子硬是没哭出来。薛蝌坐了一会儿,便不停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想要大骂几句,想要砸些什么出气,可转念又想到这不是在自家,这种事情更不能声张。
“大姐姐的意思你也听出来了。这门亲事,要我说,不做也罢。”半响薛蝌气恼的对宝琴说道,“一家子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初若非爹爹接济他安能有今日?”
梅翰林当初就跟贾雨村似的,一介穷书生,多亏了薛二叔慷慨解囊,这才有了盘缠上京赶考。后来也是薛二叔帮衬才有了今天,他家长子与宝琴的亲事,也是梅翰林主动提起的。不想薛二叔才过世,梅翰林就悔婚,吃相着实难看。
梅翰林的长子据左晞的调查出来的结果,是个挺会读书的年轻人,去年秋天便已经是举人了,可惜今年春闱时榜上无名,连个同进士也没捞着。不过年纪还小,只要努力攻读,三年后必能金榜提名。这样的一个出身也算清贵的读书人,如何愿意履行旧日承诺娶个商户女。
不但于前程无助,还会遭来同窗的耻笑。
除此之外,左晞还重点调查了一回梅太太。
那位嫁梅翰林时,正是梅翰林势微之时。出身眼界,心胸气度就挺让人一言难尽的。后来梅翰林起势了,又纳了美娇娘……总之那位梅太太很看不上长的艳丽的女子。
左晞能说的都说了,也告诉薛蝌与宝琴,想要让梅翰林认下这门亲事不难。难就难在这样强按头后,宝琴婚后的生活定然艰难不如意。
公婆不喜,夫婿嫌弃,纵使多多的陪送嫁妆,日子也是难熬。
纵使娘家人能给你撑一辈子的腰,可这过日子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表现光鲜的日子,实际上却未必美满。
说着又将荣国府大太太邢氏说了一回。
薛蝌与宝琴来时,是跟邢家仨口一艘船上的京城。那邢家如何,宝琴兄妹聪慧,不过几日便也弄明白了。
穷到多年来都要租寺庙的院子生活了。
也是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只问你们想图点啥?
就梅家这样的人家,难道还能借到什么势不成?
这些日子,左晞又想到原著里的一些情节。
怕是当初贾母叫王夫人认宝琴做女儿,又将对宝琴的疼爱弄得阖府皆知,回头还叫惜春画画的时候,务必将宝琴雪前折红梅的一幕画下来,怕就是薛家请了贾家帮忙促成这门亲事呢。
王夫人认了宝琴做女儿,那宝琴的身份就不单单是商户女,而是宫中皇妃的妹妹,荣国府凤凰蛋宝玉的妹妹。再加上薛家长房又与王子腾是亲戚,光是瞧着贾王两家的人的势力,薛家的财力,这梅翰林也不得不认下这门亲事。
后来,宝玉出门赴宴,梅翰林还给了宝玉见面礼,这就是明显的表态。
宝琴没有进入薄命司,也许是从侧面说了她是顺利嫁入梅家的。但她嫁入梅家后,贾家和王家就先后出事了。她在梅家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那句‘不在梅边在柳边’,被人理解成梅家亲事做罢,宝琴最终嫁给了柳湘莲...现在会不会嫁给柳湘莲左晞不知道,但原著里肯定是没有的。
毕竟那柳湘莲不禁忽悠,被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给拐了嘛。
话说回来,只要看看贾家,就能知道不被婆婆喜欢,丈夫敬重的妻子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左晞是真不想宝琴也像邢夫人那般熬着。
等等~
邢夫人,邢岫烟...那薛蝌的亲事到底是示好交换,还是真的相中了邢岫烟的人品。
也或是想要借着邢岫烟与贾家扯上关系,进而叫宝琴在梅家的日子好过些吧。
同时还能帮帮自己这个大堂姐。
张嘴想要感叹的叹息一声,再次想到叹息会将福气叹没了的话,左晞又默默的将嘴巴合上了。
她也是淡吃萝卜闲操心,现代自由恋爱的婚姻还不是见天的有人去离婚。古代这种几乎算是盲婚哑嫁的婚事,不管宝琴最后嫁给谁,婚姻的风险值都不会低。
与其操心宝琴,还不如想想她自己呢。
就她这样的,怕是更难嫁了吧。
╮(╯▽╰)╭
梅家尚不在京城,这门亲事也不急着必须现在就考虑清楚。将正事交待清楚了,左晞就带着宝琴和薛蝌开始准备过年的事了。
过年前,左晞特意叫薛蝌跟着她去了一回红云镇。将整座镇子和薛家在这镇上的宅子都看了一回。
薛姨妈已经跟左晞商量过了,等左晞进宫了,她就搬到红云镇这边的宅子里生活。一来离薛蟠进一些,二来也是于她一个小老太太来说,住哪里都是一样。
不过在搬过来之前,这边的宅子要仔细收拾不说,薛姨妈还要盯着落选秀女,好给薛蟠娶一门媳妇。
后者才是大事呢。
说起这个的时候,左晞还跟薛姨妈开玩笑,说她那会儿也在宫里,到时候还能帮着相看相看。
可无论左晞还是薛姨妈都知道宫里的规矩不少,宫女是不能随便走动的,这话也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