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以文物兑换柴窑(3/4)
通常拍卖行会收取买卖双方各百分之十的佣金,有时候也会是百分之十二,或百分之十五,对于这外国人,拍卖行怎么能客气,直接收取最高的百分之十五。
在之后艾伦递过来的第一份名单,郑老,文老和陈逸研究过后,直接给其打了回去,让其再递一份新名单过来,如果再这么糊弄,他们将会直接宣布中断交易。
对于华夏瓷器,没有人比郑老的水平更加深厚,那艾伦所使的一些小计谋,在他们这些老爷子面前,简直就是雕虫小技而已。
接下来,艾伦果然老实了许多,递交了一份新文物名单,这份名单上,倒是有了几件珍贵文物,经过了与艾伦的一番商议,在名单中更改了一些文物,最终确定了下来。
艾伦将会拿出名单上十一件华夏文物,来换取价值七千三百万的柴窑瓷器,至于雅藏拍卖行的佣金,自然是以钱财来支付,与他们品瓷斋无关。
随后的一个星期内,艾伦将十一件文物顺利的运到华夏天京,这一件柴窑瓷器的拍卖地点,正是在天京,其柴窑实物,也是在天京一家银行保险库中存放着。
文老和郑老以及陈逸,连同其他一些古玩界大师,前往天京,对这十一件文物进行鉴定,鉴定的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交接仪式后,艾伦成功的用十一件,价值七千三百万的文物,换取了一件精品柴窑瓷器,创下了文物拍卖历史上的一个记录。
至于这些文物,陈逸也已经和文老商议好,并且向外界公布,暂时将会存放在品瓷斋的收藏库之中,等到文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拿出来开办一家博物馆,进行展示,来以此向公众展示,他们所获得的华夏流失文物,而绝不会将这些好不容易回归的华夏文物,任意出售。
许许多多的媒体对这次事件予以了播报,声称这是华夏流失文物回归的一个新途径,通过现代制作而成的柴窑瓷器,换回这些流失了一百多年的文物。
原来换成金钱,去扩大生产规模或者进行投资,绝对比这些产生不了效益的文物更强,只是为了使华夏流失的文物回归,品瓷斋舍去了金钱,对于品瓷斋的这一项创记录的举动,很多媒体都表示了自己的敬意。
由此,更加进一步的增加了品瓷斋在华夏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声望,而文老和陈逸,也成了近乎英雄般的人物,如果有人或者某些机构想要对品瓷斋不利,第一个不同意的,就会是这些朴实的民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