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奇怪的书法(3/4)
从卷起来的长度看,这一幅绢本书法应该有二米之多,这里的书桌基本上都是两张桌子拼在一起的,所以展开来应该没有丝毫问题。
陈逸将这幅作品慢慢放在桌子上,然后缓缓的展开,映入眼帘的便是黄庭经三个楷书字体。
不过这字体却是给了陈逸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是照着其他人的作品抄下来的,而不是自己临摹出来的,看起来似乎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
临摹,自然的照着别人的作品,在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下来,有些人临摹原作者的书法,几可乱真,这已然是其书法水平达到了与原作者达到了相差无几的程度。
这所临摹的不仅仅只是原作者的字体而已,还有其中的笔意与气势,而不是仅仅将字体照抄下来,就像是现在的书帖一样,就是照着一些名家书法进行描摹。
描摹出来的只是字体的形,需时较短,尽管可以成型,但水平达不到更高,而临帖,成的是shén • yùn,一旦有韵便是佳品。
三个字并不能说明什么,陈逸慢慢的展开,向下面观看着,王羲之所书的黄庭经,其实是黄庭外景经,在这一幅书法上,得到了体现,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这正是黄庭外景经的内容。
只不过放眼看去,这后面的字,真的就如同前面的字一样,是照着描摹下来的,简单的说,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陈逸不禁叹了口气,不知道是哪个人,描摹成型后,便迫不及待的用绢书写,变成了现在这样没有任何shén • yùn的模样,本来还以为能够看到一位不知名的唐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却不料,只是一幅只有形体,而无shén • yùn的东西罢了。
这形体上,倒是与王羲之的字体十分的相像,但是却根本没有王羲之秀美开朗,自然之态。
一直看到最后,陈逸不由摇了摇头,果然没有留下任何的款识姓名,而传说中王羲之为了换鹅所书写的黄庭经同样是没有落款,只在末行写下了‘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五山阴县写’,为此那道士似乎还少给了几只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