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不克的短板(2/3)
几个回合攻防转换下来,双方比分逐渐出现差距,大家都认真的执行着战术,不过相比之下,张启新的队伍成功率明显比阿海的要高。
作为裁判的凌熠,看清楚了双方之间的战术选择,张启新的一带四战术除了速度比较缓慢以往,并没有什么缺点。
他的想法很简单,与其东拼西凑弥补缺陷,倒不如把优势放大,直接从进攻效率上胜过对手。
虽然按照木桶效应的理论来说,短板决定着队伍的上限,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任何人都知道他们速度不快这一弱点,因此都会针对这一弱点进行攻击,所组建的队伍也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而挑选的人。
然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个弱点并没有给张启新的队伍带来任何影响,反而是阿海这边将自己陷入了泥潭。
而且高个子坐镇内线能够保障二次进攻的机会,即使投不进,队友也可以拿到篮板球,进行二次进攻。
这也是他选择舍弃其他方面球员的搭配,一心追求高个子队友的原因。
反观阿海这边,虽然整体移动速度很快,外线几乎都是他们的天下,但是对投篮的命中率要求很高。
如果投丢了,单凭冯伟耀一个制高点在内线确实难以与一群高个子争抢篮板,队友们也几乎帮不上什么忙,因此也没有什么二次进攻的机会。
更致命的是,只要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就会彻底向张启新一方倾斜。
随着比赛节奏加快,阿海队伍连续几个回合没有投进去过球,被对手拉开了十几分分差。
不过这点分差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找好机会,几个进球就能追得回来。
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队友们逐渐失去投篮的自信心,好几次队友在无人防守的位置拿着球,面对着无人防守的篮筐竟然不敢出手,而是把球传递给其他人。
许杰辉是唯一还敢一直投的,不过他的命中率实在是太低,运动战中一分未得。
也就是从他开始投不进之后,分差不断拉大,每个人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害怕承担失败的责任,因此相互推脱,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你们在搞什么?在外线玩传接球练习呢?没看到内线都空着吗?赶紧把球给老子!”
冯伟耀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大声的呵斥着,双手使劲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队友听到他的说话后,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立刻把球传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