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杨广的叹息(3/4)
萧皇后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一直是杨广最知心的人,他只有和萧后在一起才会露出本性,不必在大臣面前那般端着,保持帝王威严。
虽然萧后一直安慰他,但这次雁门之围彻底将他从天上打下了凡尘,他曾以为自己能像汉武大帝那般建立宏图霸业,现在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无助而又可怜的普通人,遇到变故,唯一能做的事情竟然是惊慌到哭泣。
他一生之中从未如此狼狈过,今天在卧室中那么多人看到了他哭肿的双眼,多年来维持的帝王威严在这些人面前瞬间崩塌,不复存在。
当年他从勤劳的父皇手中接过统一而又繁荣的大隋帝国,就给自己立下的宏图壮志,要超越父亲,成为汉武大帝那样的人物,要开疆拓土、四处征伐,让四方臣服。
但是这些年,他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三征高丽失败,让他的壮志一次次受挫。已故大司空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叛乱,让他意识到国内的矛盾在激化。贼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魏刀儿自称历山飞,这些人北连突厥,南寇燕赵,侵蚀大隋的土地。
这些给他的打击并不大,因为他认为四方至少还臣服在大隋帝国之下。今年正月,他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靺鞨、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遣使朝贡。之后,他大宴各国使节,设鱼龙曼延之乐让大家观赏,并赏赐了他们大量的玉帛、绸缎。
在大隋的国威下,这些使者像称呼他父皇那般称呼他为“圣可汗”,当时他是多么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他以为突厥等塞外之国是真心臣服于大隋,在汾阳宫避暑的他才会兴致所至于八月游幸塞外。万万没料到突厥的始毕可汗不顾盟友之义,对他进行突袭,若非义成公主及时报信,只怕他在塞外就已成了始毕可汗的阶下囚。
这才过了大半年,dōng • tū厥丝毫不给他面子,将他围困在雁门,大隋威严扫地。
想当初,启民可汗活着的时候,他几次巡幸塞外,都受到启民可汗的热情接待,听着启民可汗感恩戴德的肺腑之言。而始毕可汗这个忘恩负义之徒,完全不顾及当年大隋对dōng • tū厥的恩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