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良苦用心(3/4)
玉山先生有自己的考虑,他不跟马成腾说是因为马成腾还没到这个境界,不过黄老跟封老他们懂的,玉山先生道:“这个孩子才十岁,还在学习进步之中。我不想她拜了我为师后受到我的影响。”
两个老者都是精明之人,很快听说了他的言下之意,玉山先生的意思是希望月瑶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能有自己的风格,换一种说法就是希望月瑶自成一派。开派祖师都是传说之中的人物,就是玉山先生也没达到这样的高度。异口同声问道:“你对她这么有信心?”玉山先生指着这张《寒梅图》道:“昭华寺的梅华林我们都画过,可却与这样画的感觉截然不一样,与我们描绘的梅华林相比,这幅画少了孤傲冷寂,多了一分平实质朴的入世精神。这幅画不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技法都显得真切、自然、美好。”
玉山先生到了这个高度眼界放得长远,他希望画坛能有改革,确切说有新鲜的东西进来,而他自己也一直在探索新的东西,只是到了这个地步他才发现自己要改变很难,因为他的思维已经定了,另外年龄大了心有余力而不足。他因为有这个遗憾,所以才不愿收月瑶为徒弟,怕月瑶受他影响将来止步于他这里。
玉山先生开始只是爱惜人才,但是他看到月瑶的天赋跟悟性比他想象的还要好数倍,也就动了这个信心。于是玉山先生对月瑶动了那个心思。
黄老道:“嗯,你说得对,这幅画更贴近于生活,让人体会到在梅华林里的乐趣。”他们的画作都是远离尘世,有一种清舒孤傲的味道,两者没有谁好谁坏,取的角度不一样也是无法比的。但是却不能不承认,这画作让人看了心情愉悦。
封老也赞同这个说法。
玉山先生越说越兴奋:“这幅画已经表明这个孩子有这个潜力,只是现在还稍显稚嫩,需要我们好好呵护。黄老,封老,这个孩子不是我们,她才十一岁。我相信假以时日她一定可以走出一条新的路子。”玉山先生不是自夸,而是月瑶给了他这个信心。他从没见过这么有天份、有悟性而且努力刻苦的孩子。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就差人和了。
黄老知道玉山告诉他们这些,肯定是有用意的,问道:“你想让我们做什么。”肯定是需要他们帮忙了。
封老笑着打趣道:“你都不敢收她为徒,我们更不敢了。”就是他们有心想收这个孩子为徒,玉山也不会答应的。
玉山确实是有目的,对着两人说道:“我希望你们能给予这个孩子动力,让她知道她这条路是对的,让她能保持无限的热情继续往这条路走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