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无功而返(3/4)
牛侍郎准备用半个月的时间详细考察一遍,而后再命当地官府征集民夫把他发现薄弱的地方修缮一下,这趟差事就算是完成了。
“呵呵,一碗水半碗沙,这水不黄都不行啊。”不知何时牛侍郎也走出了船舱,听到沈崇名的感慨忍不住出言笑道。
“呵呵,大人说的是,这沙确实有点多了,照此发展下去,只怕河床要高出地面了。”沈崇名响起后世形容黄河的那个词地上悬河,不由一个哆嗦,住在两侧还真是要命。
“是啊,治理黄河的难处就在此地。比起其他河流,这黄河堤坝所耗最大,朝廷每年给的拿点银子根本就不够用,每逢大雨,本官都是担心的要死啊。”牛侍郎感慨的说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无云没有一点下雨的可能。
“那大人为什么不如实上报请朝廷多调拨些银两呢,一旦真的发生了洪涝,那救灾的花费可不是这点修筑堤坝的银子能够抵挡得住啊。”沈崇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看大家的样子都知道这黄河的危险,但是一路赶来,却没听牛侍郎说起过要如何修筑堤坝。
“让朝廷拨银子,呵呵。”牛侍郎苦笑两声,解释道:“你身在国子监可能不知道,户部连官员的两个月俸禄都拿不出来了,这多日子都是发些抄锭和米面,连个铜板都没见到过。”
沈崇名一阵恶寒,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竟然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实在是让人不敢置信。
“本官第一年出京巡河,随从近百人,除了必要的扈从差役和杂役,还有些修缮堤坝的工匠随行,第二年便降到了七十人,第三年不到五十人,今年你也看到了,只有区区四十人,而懂水利的,唯有本官一人。”牛侍郎一脸的凄苦道。
这一路赶来可是风餐露宿,就因为离开京城的时候尚书大人只批了一百两的经费,这点钱可是来回路费,这么多人只能省着花了。
“那大人没钱咱这堤坝还修嘛?”沈崇名小心翼翼的问道。今天上船的时候他瞧了一眼渡口两旁的堤坝,已经有些残缺了。
“当然要修,考城虞城两县每年的岁入都会有一部分充作修缮堤坝的费用,到时再征集几千民夫,用秸料帚把需要填补修缮的地方修缮一下,用不了多少银子。”牛侍郎无可奈何的说道。
虽然不知道秸料帚是什么玩意儿,但是诺大的大明朝都开不出官员俸禄了,这区区两个小县能有多少岁入可想而知。用这么点银子中的一部分就能把三百里的河堤修缮一次,这秸料帚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