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台湾善后冤杀功臣 王爵加身意气消融(2/4)
他有多少钱财?他自己也说不清,长二姑吴姨姨也说不清,刘全其实也只晓得园工上的出入账,也说不清。他只能几百万几百万“粗估大约”——恐怕已经几亿了吧……这个数字任何一个贪官想起来都会心惊肉跳的,因为清**每年全部收入库银才一千多万两啊!只要这几个部一齐查,只要有一笔银子银账不对查出纰漏……掀翻了,他就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第一贪官,什么严嵩严世藩——那也是头号的贪官了,比起来实在是小巫之小巫了!……懵怔了好一会,才想起要到进西华门递牌子了,自己还在洗脸,手将插未插空悬在盆子上发愣,自己也觉好笑的,忙洗了脸。此刻怜卿才懒慵慵地起来侍候,和珅坐着,她站在背后慢慢梳理他的花发,小心地总着发辫儿。恰吴氏挑帘进来,见女儿挨挨擦偎在和珅旁,又是一副娇痴慵妆,不禁微微一阵妒意,却向和珅道:“南边金陵货庄上送来十颗祖母绿。你要不要看看再入库?”又哂着女儿,“这梅花攒珠儿头钗是戴着睡觉的?你舅家大表嫂上回见你戴的荷包个缀七颗翡翠珠儿还缀着一串血玉红,下来跟你舅奶奶说,那一身头面就得三万两。且是戴得多了就失了雅致。白落个名声儿——尽着外头说和家铺路都用玉石雕花儿。亲戚们再一瞧,可不就是成真的了。”怜卿只一笑,回了句:“娘的首面也忒老式的了——对了,他们送的珍珠粉,我给娘留了一盒子,回头叫彩格儿送过去。”
“我该进去了。”和珅笑着站起身来,“女人爱打扮是王母娘娘的懿旨。珠子我不要看了叫他们收库就是。库里银子要能换成黄的,或者就是珠玉宝石这一类最好。不要越建越多越建越大,就是格格府这一块,连同府里账上最多三座,张扬出去——像忠亲老王爷,库给人盗了还不敢报顺天府!太多了嘛!告诉刘全家的一声,十五爷侧福晋鲁奶奶的大舅子,就是保定府外那二百顷地,不论价高低,只要个收条过账就行。叫刘全晚上过来一趟——原还七天进来请个安,如今也越发懒了。”趁着怜卿出去提热水,又凑到吴氏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吴氏脸一红,打脱他手背,便帮着拾掇桌子上茶具。和珅自笑着去了。
他想单独见见刘墉探探口风,因为在他心目中刘墉和他没有大的过节,和颙琰又谈得来,和颙琰的师傅王尔烈又是知交密友——但刘墉却不在军机处,一问当值的小苏拉太监,才知道阿桂刘墉和纪昀都去了毓庆宫,说是tái • wān又寄来了奏报。众人都去单拉下他一人,和珅便觉一阵失落,也只可懊悔自己来迟而已,却也疑惑,军机处还从没有由颙琰召集过会议,向来都是谁的事谁去回,今儿是怎么了?想着,拖沓着步子穿过满是阳光的径去毓庆宫请见颙琰。
“就差你一个了!”颙琰显得精神爽快,一见和珅便道,“都知道tái • wān四县已经收复。昨晚皇阿玛高兴得吃了三杯老玉壶春呢!你坐,我们商计一下善后。”和珅除了阿桂纪昀刘墉,见颙璇也在,笑道:“八爷也来了。”还要请安,颙璇笑呵呵虚抬着手中素纸扇子道:“免礼免礼!翰林院要作文章,国子监的太学生们也要有贺文,礼部也有我的份。这大喜事少了我这军机处王大臣还成?”说得颙琰也一个莞尔,却道:“八哥,您也坐。这是普天同庆四海共欢的喜事。迎接福康安大军返程是礼部的事。现在想找你们商议的,一件是叙功表彰,一件是原先tái • wān官员失守责任。再一件是善后——今天福康安有折子到没有?”他突然转脸问阿桂道。
阿桂几个人齐排坐在矮几旁吃茶微笑,听颙琰问自己,忙一欠身答道:“今天用六百里加急送来两份。还没有拆看。”说着双手捧着两封火漆缄封的通封书简送了上去。
“哦,这么厚的?”颙琰接过来端详了一下,掂了掂,小心剪开了,又想想,递给颙璇,说道,“八哥,这一份请你先看。”自己又剪了一封看了一眼就递给和珅,“这是善后折子,要钱的,你先看吧。”和珅接过来,却先看后边,见写“总计需银一百七十万两”皱眉沉思一下,突然一笑,说道:“晓岚,不知tái • wān府共有多少人?你大概看过福建《方志通览》的了。”
“唔,这个不能记忆详细了。”纪昀见他笑,有点莫名其妙,一手握着大烟锅子嗞吧嗞吧猛抽,沉吟着道,“康熙五十六年统计的是一万二千人,现在过去七十多年,人口滋生繁衍,加上大陆移民大约有三十万上下吧。”和珅道:“也就这个数儿,福四爷要一百七十万,每人平均到六两不足,这要放在内地,是小财主的收入了。”颙琰自然一听就明白他的意思,却也嫌福康安手脚太大,赏赐恩典从来都过份奢侈。他沉吟未语间,纪昀却在细看那折子,笑道:“爷和和公没有看仔细啊!这说的事很多,不单是赈粮。一是屯田,允许大陆士兵家眷迁来tái • wān垦荒;二是乡村保甲要重建,**贷款购置农具,不但稻蔗薯粟,还要修设水利,栽种桑麻,引进内地织机;第三才是赈济,平均每户一两三钱四厘四毫,福四爷算计,用两年造成全境太平,消弭土著与移民隔阂,再用两年复苏振兴经济。不但不要大陆供应,tái • wān每年还可缴纳十万银子。”他一一掰算,“这是万世之利,福四爷筹划精密,而且他要亲自在福建tái • wān督办。我以为这个数目是切实的。若施行中不够,朝廷还应该再补贴些。”
他这么详明解说,众人都听入了神,连颙璇也用扇骨儿拍打着手心沉吟。和珅永久的秉性绝不逆众,早已眉宇开朗带笑,说道:“这么大好事,朝廷自然要成全,请十五爷、八爷照准,请了旨意下来由我去办!”
“这一份是要shā • rén的。”颙琰点着手中那份奏折说道,“听起来就没有那么祥和了。一个是总督常青,提督黄仕简和任承恩,总兵柴大纪。现在tái • wān粗定,要追究酿成大祸失陷tái • wān责任。整顿驻台旗营绿营营务纪律,福康安要拿他们开刀。”
一下子要杀四名红顶子大员,而且其中柴大纪还是公爵!这般的心狠手辣,撼得众人心里都是一颤一震又一沉。总督常青不但平日在和珅跟前多有孝敬,连颙璇处年节时也贡物不菲,就是阿桂纪昀刘墉处也常殷勤省问,关照大小嘱托公私事务,厮混得极好人缘,现在骤然要杀,都是于心不忍。任承恩和黄仕简虽没有偌大的面情,但兵部、军机处阿桂那里却相熟的,而且二人的满洲主子一个是诚王府,一个是恭王府,和颙璇过从得好,杀狗也须看主人,这就令人难为。沉默良久,颙琰说道:“tái • wān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出在这一任,不全是这一任的责任。儆戒一下是对的。这样杀要引得别处惊慌的。”
“我看可以原奏请示皇上。”和珅抿了抿嘴,沉着地说道,“这事该由皇上圣裁。”颙璇在旁一哂,说道:“如今福康安的折子还不是奏一本准一本?像这样人命关天的,皇上也未必细细甄别,照批下来,岂不是我们误了?”他想讲乾隆已经倦政,人命关天的事不能由乾隆甄别,舌头卷了几卷,话说得语焉含糊,也还大体明白了。和珅却道:“还有礼部呢,按八议叙上去,也可缴议罪银子赎过。”
颙琰听得清楚和珅是想揽差使做人情,不言声默谋一会儿,问阿桂道:“你看怎么样?”
“八议有议亲议贵议功这些减赦豁免条例。”阿桂说道,“皇上必定要问十五爷八爷意见的。和珅既有成法,你就说说何妨?”和珅自觉阿桂一句话就揭破了自己心事,众目睽睽下不觉微微的有些狼狈,只得说道:“常青是总督,下头还有省、道,tái • wān只是其中一府,就是十五爷说的冰冻三尺的话,乱源不在他这一任,更不能以一郡之罪加于两省首脑。他的罪是tái • wān乱起时不能扼制扑灭,又惊慌失措乱调沿海驻军。这也不是死罪,应该革职,交部议罪。黄仕简和任承恩是打了败仗、畏战怯敌调度无方,这是死罪,按八议条例他们都是功臣子弟,黄仕简无后,任承恩也没有子嗣。功臣绝后不合于礼。因此也有减免的理。柴大纪的情形我不知道,但在tái • wān坚守诸罗一年,功可以抵过的吧?”
颙璇一边听他说一边看那份折子,放下了手说道:“我看福康安要杀的就一个柴大纪。他的罪是三条,林爽文事起,彰化情势紧急,柴大纪带着兵视察城防,县令苦苦哀求驻兵保护,他怯战畏敌弃城回营,致使彰化失陷,这是全台大乱的***。第二,诸罗坚守孤城,是诸罗县城军民并肩作战万众一心捍卫的结果。八卦山是全台形势之要,与诸罗近在弥密,官兵畏战不能掌据,致使全台交通中断,军事瘫痪。第三,自柴大纪任tái • wān总兵,纵恣自大,且居官贪黩,较之地方文官尤甚,并将tái • wān所辖守兵,私令渡回内地、贸易牟利,驻守之兵所存无几。致令全局糜烂溃败时无兵可调无兵可运。虽然坚守孤城不无微功,此起所犯罪科,仍死有余辜。”这都是福康安在折子里慷慨陈词备细说明了的,道理事实十分详明,语气也斩钉截铁,颙璇说得语气沉重,众人听着,都从心底一阵阵泛起寒意。颙璇说着,嘴角也泛起一丝苦笑:“这确实又是一番道理。他毕竟是tái • wān总兵嘛!”
“就这样,把我们的意见汇总给皇上,由天命来断吧!”颙琰也觉得柴大纪太冤,但千里万里外头的tái • wān事务,京城里的大臣凭什么驳福康安?只好叹息一声道:“总要有人负责嘛!”刘墉是早就隐约听说福柴二人多年那些芥蒂的,咬着下唇想,总归没有来由指摘福康安公报私怨。就是这位皇十五阿哥,又何尝与福康安没有纷争?这是说不清道不白的一团乱麻,只好道:“还是把他四人都交部议处,甄别之后再勘定好些。”和珅却宁愿颙琰福康安二人闹个满拧,顾得了对付福康安就顾不了“照看”自己,但觉不好再顺这个题目说下去,只道:“福康安看来不单能打仗,文治才具也很看得,要把tái • wān治得道不拾遗。他在洛阳惩贪倡廉,至今还有口碑呢!”纪昀摇头道:“洛阳那个不足为训。tái • wān这确是经济之道。”颙璇是说话最没负担的,笑道:“这个才具满该进军机处料理民政了。”正说着,见王仁过来传旨:“皇上叫十五爷和纪中堂和中堂进去。”
三个忙起身一躬答应“是”,待阿桂几人也笑着辞出去,这才随王仁赶到养心殿。直入中殿进东暖阁,见乾隆半躺在安乐椅上看书,怀春站在一旁侍茶,三人齐都跪下请安。
“噢,来了?”乾隆听他们说话,把那本《吟香室诗钞》放在几上,坐直了身子,笑道,“方才派人到军机处。说是你们在毓庆宫会议,是什么会议?”和珅见乾隆望着自己说话,忙道:“是议tái • wān的事。昨个立功将士的叙保奏折已经呈给御览,今天议的是——”他没说完,纪昀接口说道:“毓庆宫没有会议。大家有事请示十五爷,碰到了一处,八爷也去了,一处议论了tái • wān的事。”因将方才大家说话约略转述给乾隆。
乾隆捻须而坐,静静听着,脸上泛出笑容,说道:“他要用四年治好tái • wān,不但不要朝廷供应,还要缴纳赋税,这个志量极可嘉。打tái • wān是武功,这是文治,傅恒可谓有后!昨天和珅进来,说总共军费用度一千一百万两。说都像福康安,几年就精穷了。朕问他,tái • wān这岛再买一个,朝廷出一亿,问和珅能不能买来?——这是大功劳大事业大勋绩嘛!说那么多的枝节!颙琰,你看福康安怎样封赏才好?”
“还是皇阿玛看得是。”颙琰说道。福康安立功受奖他有一份妒忌,但和珅受斥,又觉得称心如愿。脸上带着微笑,说道:“和纪昀议过,他已经是一等公,又不能封贝勒贝子,已经无爵可封了。可否赏食郡王俸,一等公承嗣顺延至下五代?”乾隆一笑,说道:“这是挟了不赏之功,很犯人臣之忌的。纪昀,是不是啦?”
纪昀心中陡起惊觉,不知乾隆是什么意思,忙坐直了一下身子,拱手答道:“我大清不曾有过鸟尽弓藏之主。”颙琰也疑惑地看着乾隆,却没敢问话。
“封郡王。”乾隆笃定地说道,“福康安的功劳,早就应该封王,只是限于成规制度没有先例罢了,朕这里立个规矩,颙琰你要记住,要有这种胸襟胆量。后世满洲亲贵确实伟业可著的,一定要给够名分,这样才不失士子进取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