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怪才笑纳不义财 秀士设计撞木钟(3/3)
高府上下一百余人得了银子,个个兴高采烈。前奔后跑走马灯似的忙了一宿,仍是精神抖擞毫无倦色——已是差不多将府邸翻了个儿:正厅改作太皇太后、宫眷宴息之地,前头设一幅纱屏挡了;厅前正中为康熙设了软榻;两旁厢房为机枢要臣也设了座位。二门一溜仿宫墙拆成平地,前后院打成一片空场,东边用毛竹拼搭成歇山式戏台,好似琼阁仙台般矗立在当院。台前一大片空地上,设了许多矮几,留着边看戏边饮茶用的。一应细巧宫点、茶食、酒菜、笔墨、纸砚也都预备停当,连女眷入厕也都想周到了——既不能离得太远,又不能闻着什么味儿。
第二天便是二十六,高士奇匆匆忙忙当了一会子新郎官。康熙奉着太皇太后驾幸高府。随驾的部院大臣来了一大群,果然是十分热闹。
一阵锣鼓之后,跳加官谢了皇恩。先演一出帽子戏叫《霞萌关》,生角关羽“灯下观春秋”,一折下来,太皇太后在纱屏后传出旨来吩咐康熙:“这个戏子好,赏点什么吧!”
康熙也正看得入神,入关定鼎以来,文圣早已确定了孔子。只武圣定谁,议了几次没有结果。礼部拟了三个——伍子胥、岳飞和关羽。由于战争不断,康熙没有下决断,也就撂开了。此时见台上勇武沉稳的关云长在灯下捋须读史,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守护在一旁,那忠义气概、大将风度着实叫人赏心悦目。听见老佛爷叫行赏,康熙从遐想中醒过来,忙吩咐李德全:“拿一把金瓜子赏他!”又转脸对下头一班文臣说道,“就台上这出戏,以关羽为题,你们各拟一联来交给朕看。”
高士奇等遵旨退至庑下,却见查慎行也在,多日不见,忙过去一揖,想说几句体己话。查慎行握着笔管呵呵笑道:“澹人兄吉人天相,万事顺心,就忘了故人香火之情?”“别扯淡了,岂敢忘吾兄荐扬之德?”高士奇提笔铺纸笑道:“你的心思我晓得,今日没演你评点的《长生殿》,心里委屈,是不是?”
“哪里的话!”查慎行笑道,“洪昉思的《长生殿》结局丧气太重,我干什么要主子不欢喜呢?——今夜写联,你就不要与我争了吧,小心美过了头儿!”高士奇正写着,听查慎行这样说,一笔便涂了,说道:“好,你说,我代录,我们不要做榜眼探花——还不快着点,那边翰林们有交卷的了,再去迟了,还称得上是什么‘烟波钓徒查翰林’?”
写罢,二人厮跟着来到康熙面前,台上的帽子戏正唱完,“关羽”率着“周仓”跪在台上正向上头叩头谢赏。康熙见他二人联袂而来,笑吟吟说道:“大手笔来了!朕正等着瞧你们的呢!”高士奇忙道:“奴才喜昏了头,没得文思,却是查慎行出文,奴才出字儿。”康熙笑道:“好啊,要夺头名了?”说着便展开了,却是:
着青袍对青灯读青史册擎青龙偃月刀liù • hé充忠义之气
生赤面秉赤心闪丹凤目骑赤兔追风马千古树儒将风标
康熙不禁开怀大笑:“好好!夺了魁首。不过二人一卷,只能赏一份!”再看汤斌的,却是:
忠延汉室三分鼎
志在春秋一部书
康熙看了默然不语,心里想:看来伍子胥和岳飞都比不得关羽。伍子胥替父兄报仇,鞭尸楚平王,虽有孝道,却亏了臣道,算不得忠;岳飞忠孝两全,只是他的对头是“金”,正犯了本朝祖讳。惟关羽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确乎配得上“武夫子”三字。这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