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历久弥新(1/3)
几个年轻的没看懂。
这画吧,没那么稀奇,反而很寻常。
何麟摇头,哪要什么稀奇?一天猎奇的是病,平淡才是真。一样的东西画出不一样的味儿,一样的日子过出不一样的精彩,一样的楷书可以写出不一样。
不是形、而是神。
笔墨可通神,就像几个字组成的诗可以展现磅礴的世界。
索静苓画完。
姜黼拉着她退开,先喝口水。
风吹过山头,纸是用镇纸压的平平。但总觉得,这画、这山立起来了。
山翁撩姜璿:“寿比南山,这山送你正好。”
姜璿呵呵:“我还用送?”
何方说:“若是找到这山,我就隐居了。”
姜璿说:“山在心里。”
这是调侃。大家继续赏画。
山皋问爷爷:“这是什么?”
山翁看侄孙还是小、和清一同年不算的、耐心的教:“清一的画在于气象,这‘寿比南山’本来就够了,她又画蛇添足,这茫茫的是不是海?这是‘福如东海’。”
何方说:“这不是画龙吗?清一画水最灵,这小桥流水就极好。”
何翠蓝说:“这看着就是有人住的,却又不见人。”
山翁捋着胡子:“这叫仙踪难觅,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能就在身后,或是自己。”
小伙疑惑:“这山算什么画法?”
何方乐:“画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出来。清一练字可以学,但不可全学。”
大家都明白了。这是神人,出神入化的。
尤其年轻人,先老老实实的学走路,走的稳当了,才可能生巧。
张遥知看着:“这一片红花,即是喜气,又透出了新意。”
山翁点头:“历久弥新。有人总觉得老了,要玩新鲜。但新鲜就在其中,自己玩不来而已。”
王南天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与人岂没有新的?不过山能画出新意,就像人,觉得他老就老了,觉得他新就是新的。”
大有意味。
山翁看清一,这不是老树发新芽,这就是十八岁的姑娘。
还在于看透。
像姜璿就看的很透,身可以老,心不能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