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佛前祈愿(2/3)
平穷却也安康。没有富足高贵的养料,他喝着自然的奶水成长。三岁便懂帮父亲拾柴,替母亲做饭。四岁便可dú • lì出入山林,砍柴狩猎。五岁那年,皇族dòng • luàn。据说皇亲艾氏一族,不满出生便继位的太子宴,举兵造反。战火虽只维持数月,却牵连城中无数百姓。
他父亲那日若不去城里给他添件入冬棉袄,便不会死于那场非命。他母亲若不是悲伤过度,亦不会舍弃年幼的他而去。他若不是偶然失神,掀翻炉灶,那场大火也不会熊熊燃烧,夺去他最后一片遮阳之瓦。
烈焰中,他似乎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斜躺在瑶池畔,玩弄手中一枚蓝亮明珠——天地神珠。闪着银光的睫毛半遮略微疲惫的双眼,泛蓝的唇微张。银丝三千拖满一地,半遮半掩那具几近透明的女子完美之躯。瑶池中,一粉裙女子踏浪腾翻,凤飞天舞于双龙中……这样奇幻之景为何深存于他脑海?
几近死亡时,才得以看见?
“一凡!”是她冲入火中,呼喊着他的名字。
“姐姐?!”
那五岁孩童趴在燃烧的断木下,无辜哀伤却坚强地用最后的生命力,回应她的呼喊。
“别怕!一凡!”
她踢开断木,抱起他冲出火海。
之后十年,他和她在丛林里度过,不曾记得过去,不懂规划将来,只知道有个姐姐,叫凤莞。她教他读书写字,琴棋书画,如亲人般疼爱着他。花开花落不计年,可他岁岁增长。
“姐姐,还需多久,我才能如你这般行走?”那日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她。
“一凡的脊骨不过受点损伤,过些日子会好起来。”她重复着答案。
“呵呵,姐姐,不要再骗我。已经十年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不错,时过境迁,如今的他若是能直立行走,会比她高出半个头。她岂会不留意?只是她非神医,这凡胎脊骨重创之下,要恢复原形,谈何容易?京城不是没有见过江湖医道,针灸药剂无数,他亦心知,因而迟迟不敢多问,一等便是十年。
“今夜月色甚美,不如听姐姐弹曲?”她岔开话题。
他笑着点头。青涩年少的俊容早已显出一凡曾经的容颜,略微凸显的颧骨,双眼不大却不乏犀利之光。她怎会忘?一曲藏眷恋,眉宇寄相思。可惜时不对生,他如何能懂?
那夜月色确实很甜美,她似昏睡不醒,待找回意识时,他已消失不知去处。
“姐姐疼我不输生之父母,怎奈十年光阴虚度。我若不离,姐姐怎能寻得归宿?待我他日有成,定报姐姐十年不弃之恩。”
那是他留给她的只言片语。
她寻遍大江南北,繁城小镇,却找不到他的半点痕迹。一个五岁开始便无法行走的凡人,能去哪里?
……
长跪佛像前已是第三日。日出日落,来往进香的人们照常。小僧侣只是在她身侧多加一个坐垫给过往还愿者,不再催促,由她任性。水食按时送到她身前,按时原封不动撤走。似仁义做尽,生死却由她意。
第四日,寺庙大门紧锁,每日按时开门的小僧侣不见踪影,更不见进香人群,唯有落叶无数窗外沙沙风响。她意识到异样,猛然起身欲离开寺庙。五个僧侣忽然从空飘落,把她围至其中。
“女施主请留步,今日寺外不宜逗留。”一僧侣小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