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5(2/3)
此时的幽州可是边鄙之地,又是边塞军事重镇,可不是后世的北大仓,一应物资补给都需中原腹地负担补充。
数万幽州边军,一年所需粮草军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每年帮幽州隋军运输粮草辎重的劳役民夫,数量达十万计。
太平年景自有朝廷帮忙安排,可是眼下天下局势动荡,北方各地蟊贼蜂起局势糜烂不堪,就是正规的隋军将士都时有逃散失踪,更别提正常的劳役了。
眼下杨广坐镇长安还勉强能维持局面,但林沙也不得不防着一手,一旦局势糜烂幽州隋军可能失去稳定可靠的物资补给。
这是幽州隋军上下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此时正是需要大量青壮民力帮忙整理道路,沟通与中原腹地联系的大好时机,无论于公于私他都不想轻易放弃。
与此同时,林沙又派遣数万幽州隋军镇守鸭绿江江畔,并将辽东雄城牢牢掌握在手里。
没错,此次大隋第三次远征高句丽,不像前两次一般一无所获。
鸭绿江以北地盘全被隋军拿下,就算当时傅采林俘虏了杨广这厮,高句丽方面强力要求,却都被林沙死死顶住就是不松口。
所以,此时的高句丽不仅实力损失惨重,就连地盘都损失不小,伸向东北腹地的爪牙,被隋军毫不客气全部斩断,全被林沙牢牢掌握在手里。
同时,新罗百济等后世窝在朝鲜半岛的小国,也得到了来自大隋幽州边军的大力支持,不管是物资还是军械方面的支持力度都不小。
林沙也懒得理会他们是窝在一起狗咬狗,还是暗中达成了默契互不干涉,总之高句丽实力被严重削弱的同时,新罗百济等小国实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虽然一时之间很难与高句丽抗衡,但扯扯扯后腿搞搞小动作完全不成问题。
原本,按照林沙的看法,少了杨广这个冤大头,幽州隋军应该能有一段平静时光休养生息发展壮大。
可惜他低估了大隋核心腹地的混乱程度,这不刚过了没两月的平静日子,何大郎便拿着一份紧急公文和调令赶来平北将军府。
“郎君不好了,陛下那出事了!”
还没进正堂,便听到何大郎焦急的大嗓门。
“慌什么慌,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
林沙端坐在首席上一动不动,没好气冲着急冲冲满头大汗狂奔进门的何大郎怒道。
“某这不是急的么?”
何大郎进得正堂,连额头滚滚热汗都来不及擦拭,便迫不及待汇报道:“郎君,陛下回程后勤辎重受到乱匪冲击,陛下大怒正紧急调派咱们幽州军前往河北平乱呢……”
第六百二十八章兵发河北
丢人,简直丢大人了……
堂堂王师,于班师返程途中,竟被邯郸贼帅杨公卿率八千贼寇,将御驾身后第八队随从劫掠一空。
隋军方面反应倒也迅速,可是杨公卿部贼寇奸诈狡猾,一击得手立即远遁千里,并劫获飞黄上厩马四十二匹。
这脸面,算是丢尽了!
数十万大军蜿蜒而行,竟然被数千贼寇窥准机会劫了数十匹御马!
怎么看,杨广都是脸面无光。
于是,骄傲自大的隋帝陛下大发雷霆之怒,感到颜面无光的他,发誓要将胆敢触犯龙颜的杨公卿挫骨扬灰。
可惜的是,杨公卿所部贼寇实在狡猾,杨广大怒之下派出的大军,竟寻不着他的踪迹!
大军在外,每日消耗钱粮无数,就是以杨广的任性性格,在河北滞留了半月后,也不得不率领大军返回东都。
而削了他面子的杨公卿,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坐镇幽州的平北将军林沙,便接到剿灭杨公卿一伙贼寇的军令。
“这真是……”
召集手下众将议事之时,林沙宣布了杨广命令,而后又将河北盗匪情形述说一遍,没有再多说废话可在场将领都看出了他的不以为然。
“将军,某愿前往河北绞杀贼帅杨公卿!”
“某也愿往,只需五千大军即可!”
“还有某,某只需四千大军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