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清王朝的覆灭 > 第三十五回 袁世凯索香山三宝

第三十五回 袁世凯索香山三宝(3/4)

目录

笑够了,袁世凯又说:“那香山第三件宝,就是出了个人物,叫孙文。”

谭钟麟连忙说:“这个事,我知道。”

袁世凯心想,这个谭钟麟还不算太傻,还知道香山县有个人叫孙文,笑了笑说:“愿闻其祥。”

谭钟麟说:“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孙文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里,为家中第三子。

1871年,孙文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从小就养成了好勇斗狠的精神。7岁时(1872年)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文还要去捡猪粪,所以,贫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孙文对于农民疾苦有了切身的体会。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仅三年就成为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员,当时与从上海回乡的陆皓东相识,并成莫逆之交。

1879年,14岁的孙文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就学,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他在当地英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

1881年孙文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发英文文法优胜奖。之后,他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相当于中学程度)继续学业。回国后曾偕陆皓东到村庙,见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满巫医骗人,遂分头将神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到香港后洗礼入基督教,并继续读书,不久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结识了三合会首领郑仕良。后又闻香港西医书院招生,即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学期间,除学习本科外,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农业、乃至天文地理知识,无不涉猎,被友人称之为“通天晓”。当时经常与同乡杨鹤龄以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朝政,时人认为此举为大不敬,称之为“四大寇”。其间曾致书濠头乡退休官吏郑藻如,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办教育的主张。每逢假期回乡,就帮助农民选种施肥,改良水利,扩宽道路,并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制订预防盗贼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范,冀能做出成绩推广全国。

在医学院毕业后,曾在澳门、广州设馆行医,每天定时义诊赠药,故求医者门庭若市。1894年春在翠亨家中草拟了《上李鸿章书》,并偕同陆皓东远赴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韬略,但不获接见,于是他转赴檀香山,在孙眉的帮助下,几经艰辛,发动起广大华侨,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该会的誓词鲜明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并且即时筹集资金伺机举兵起义……”

听完了谭钟麟对孙文的介绍,袁世凯夸奖他说:“你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却对香山县的一个普通人记得这么熟悉!难得——难得啊——”

谭钟麟把脸一板:“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朝廷捉拿的要犯,我哪敢半点儿怠慢。今天……”谭钟麟凑近袁世凯的耳朵说,“这孙文又要闹出大动静。”

袁世凯一听,觉得这事非同小可,问:“不知闹出什么大动静?”

谭钟麟说:“今天,孙文就要纠集乱党造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