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道(2/2)
“儿媳明白了。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父皇就是要让众位皇子在血腥中脱颖而出,只有最后留下来的那一个,才是枉闻王朝大统的继承人。”闻笛顿了顿,“所以,在枉闻王朝的皇族间,一直流传着‘枉闻王朝,剩者为王’的话。”
“丫头,将来你肚子里的这块肉,是不是能最后留下来,还真的不好说。”尉迟龙成看向她,“朕的儿子众多,世人都只道朕所钟爱的孩子是老十七。可是他们都忘了,在老十七年幼的时候,几欲被他的母亲杀死的事情。”
闻笛双眸微缩,她只是听王府的人草草提到过,李二也不曾对她说得太过详细,如今却是尉迟龙成要对她讲了吗?
“老十七的母妃曾经也是风华绝代的美人,同朕的李皇后是姐妹。两人均是如花的容貌,朕的李皇后去世之后,她一直想代替她的姐姐,成为朕最宠爱的妃子,只可惜,朕纵然将她抬到皇贵妃的地位,那一国之母的位置也永远只能是李皇后的……”
闻笛的眼眸微微眯了眯,尉迟龙成同她说这些当年的辛秘,所谓何意?难道只是因为自己即将成为太子妃吗?
“丫头,老十七自小便没有父母的疼爱,朕知道,这孩子受了极大的委屈,他这一辈子想要的,无非是朕的肯定和他母亲的疼爱。只可惜……永远得不到了。”尉迟龙成说着,眼圈有些发红,他深深吸了口气,又喝了口茶,缓了缓才继续往下说。
“朕的一生,有过无数女人。她们当中很多人给朕怀了孩子,生下来的,也就这十七个。看起来朕的孩子很多,可是朕心里,唯一想要他继位的,却只有那一个,只有她的孩子,才是朕最爱的那一个。”
闻笛听着他的话,第一次觉得,看似无情无义的皇上,竟然也会有心爱的女人,心爱的孩子。
“但是,朕又不能无视掉尉迟家代代相传的规矩,这和大自然的物竞天择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最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继承大统,我尉迟家才能够千百代地传下去。丫头,你能够理解吗?”
闻笛点了点头。
“朕知道,你一生所求,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朕也能看出来,你们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可是,丫头你不要忘了,这是皇家,是尉迟皇家,皇帝的职责不光是要治理天下,更是要不停和后妃孕育子嗣,以便将来自己百年后,能够有一个绝对优秀的孩子继承大统,将这王朝传承下去。”
尉迟龙成这么说,闻笛是彻底明白了。不论谁成为这个太子,这个帝王,他的女人都不能是一个。他必须要和不同的女人不停生孩子,要让尉迟皇家子孙繁茂,然后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再一竞高下。
“父皇,儿媳并不完全认同。”闻笛想了想,还是说出心里话,“诚然如父皇所言,物竞天择乃是天道,枉闻王朝的皇家,任凭众皇子厮杀,便是要顺应天道,让最优秀的孩子活下来。可是这样做,不也会让这些皇子们变得冷血、弑杀?父皇难道忘了,昨晚十四皇兄还要逼宫的事吗?”
“丫头,朕随时都准备好接受任何一个皇子的逼宫!”尉迟龙成说,“即便是朕,在过去夺嫡的争夺中,也曾经做过不少卑鄙无耻的事情!朕能做的只是这些,朕只能在规则之内,尽可能地对最爱的孩子予以保护了。”
闻笛突然跪下,言辞恳切:“父皇,规矩都是人定的,父皇为何不能一开始就自己凭着心意选定一个孩子,着力培养,却要任凭他们长大后厮杀。父皇也是父亲,为人父者,竟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相煎,难道不痛心吗?圣人尚且教导人们要兄友弟恭,父皇竟然要让他们相互残杀,这是何道理?”
“朕的位置是这样,朕又何尝不想做一个慈父,让自己的孩子们都能够相互团结,互相友爱,然后共享这枉闻王朝的百年基业呢?可是丫头,你既然熟读史书,便应该能明白,自古以来,皇家无情!朕便是当年太多重情,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丫头,你说,换做是你,你如何做?”
闻笛不说话了,诚然,她在读书的时候,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如果每一个帝王都能够终于自己的爱情,和皇后只孕育几个子嗣,如同真正的家人般生活在一起,那么皇家的血便少流许多。但是君王一旦有了普通人的情感,便容易感情用事,也难怪这枉闻王朝在尉迟家的手里能够千秋万代。
“父皇的意思是,儿媳如果要做太子妃,就必须要忍受将来和不同的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和她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想要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大统,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足够优秀,成为最后剩下来的那一个,是吗?”
尉迟龙成点头:“正是如此。”
紧紧抿着唇,闻笛的眼圈却红了。李二顶替尉迟锦程回来,是要做太子,将来继承大统的。不论这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一定的。那么他会不会也变成尉迟龙成这样,立自己最爱的女人做皇后,同时迎娶那些自己平素里根本不屑一顾的女人,然后和她们不断生孩子,将来争夺枉闻王朝的江山呢?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这些孩子的童年和少年却要不断在腥风血雨的洗礼下度过。闻笛觉得,未免有些太过残酷了。
“丫头,朕想要你明白,即便将来老十七娶了其他的女人,只要他心里还是有你的,那他就是不负你,希望你不要怪他,更不要怨恨他!因为,朕不愿意看着你们两个相爱的人,最后重蹈朕的覆辙。”
闻笛听了,瞪大了眼睛看向尉迟龙成,皇上这话里有话,莫非他当年也反抗过这种命运,但最后却败下阵来?
“朕这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只有李皇后。丫头,这话你要记好,将来或许在某个时候,你会明白朕的想法,也会理解朕的做法,更会在某些时候,原谅老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