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3/3)
虽然二人的视力超群,二人还是把自己各自的特种兵专用特殊望远镜拿了出来,这样二人不用动弹,所有的作战区域就都被收进来.
从加曼圣城基地出发,十队战舰齐头并进,如同万马奔腾,各自及其满天水雾,绚丽多彩,十分壮观.
在临近澳大利亚的时候,十支舰队分成两路,一路向东,绕过约克角,那里离天国的最后一处新圣城最近,这一路共有七支舰队.
另一路则望西南方向扎了下去,有三支舰队参与组队.
正在观看这十支舰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一支舰队已经开打了!
二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交火出,辨认出被打处是达尔文城.那第一个展开进攻的,是第六舰队.舰队司令是原奥地利舰队司令,名字叫慈运理.
麦轲之所以记得清楚,因为他是加尔文主义者.信仰纯正;所以建议他兼任科副总牧师.一旦总牧师缺席,他自动替补.
达尔文城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是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城市最大的一个,从这里打进去就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再往南则是维多利亚大沙漠.
守港部队也有一个小舰队,他们勇敢地出来应战.不过只一个回合就全部报销!
然后就是一阵枪炮齐鸣,岸上的防御工事,如同纸糊的一样,三分钟就被摧毁.
接着二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冲了出去,守军只剩下零星抵抗,于事无补了.
半个小时以后,天国的红地白十字国旗.就插在了达尔文城的最高建筑上面.
然后,舰队一分为二,沿着左右两边的海岸线,分头去攻打其余的中小城市.
已经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留下一百人守城,打扫战场,其余人都向内陆插了下去.
虽然海军陆战队获得胜利,但是看他们登陆环节还比较生疏,似乎不是熟练工人.
麦轲知道,这种表现还差强人意,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海军陆战队,而是临时借来的陆军弟兄,就是那两万进攻加里曼丹岛的陆军,临时借来参加这次战事的.
这个时候,往东走的那一路已有一支舰队出列,前去攻打凯恩斯城.
麦轲和彼得识别了一下,认出这是第七舰队,舰队司令是希特松,来自德国,那里是路德宗的发源地.原来德国舰队司令.
现在混合编队,不知道他的手下还有多少人是信义宗的追随者.
凯恩斯靠近昆士兰热带雨林,港口虽然不大,驻军也不多,但是地形复杂,也让希特松手下的那些配合还不熟练的海军战士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失败二次以后,第三次终于攻破防卫,进了城.
为了减少伤亡,希特松动用了破甲弹,把隐藏在岩石中的一个大型碉堡掀翻.
攻进了边防要塞,以后就是如同平地,两千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各自杀向自己的目标.
一路是约克角半岛,另一路是直接向西插去,直到与第六舰队的陆战队会师.
最后一路人数最多,扑向了大分水岭地区.
舰队本身则兵分两路,沿海岸线横扫沿线城市,直到与接壤的舰队会合.
凯恩斯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又有两支舰队同时开战!
一支是西方的第五舰队,他们攻打的是珀斯,舰队司令乌夫,来自俄国,信的是东正教,使原来俄国舰队的司令
另一支是东路的第八舰队,攻击目标是布里斯班,舰队司令是来自葡萄牙的里斯本,也是原来葡萄牙的舰队司令.
这两个港口无一不是大港,两个舰队一交火,就非常激烈,攻守双方都把所有的力量添了上去,战况也呈胶着状态.
两个舰队还在激战,第五支舰队接敌开打!
这是第一舰队,舰队司令由总司令大卫兼任,大到了悉尼城下,与守军交火.
悉尼是移民中心,所有的殖民大部分都现在这里适应下来,然后再往其他地区发展,因此这个的防守最为坚固,大卫也遇到了最激烈的抵抗.
时间不长,第六.[,!]支舰队和第七支舰队也同时到达自己的目标城市,立即动手开战!
其中一支就是从西方进军的最后一支舰队,第四舰队,终于到达阿德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