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4)
麦轲并不熟悉。只是他已经和六划和麦轲建立的同心,才能通过灵犀一动交流。
果然,六划立刻就为麦轲解答了这个疑难。
“麦轲!在给你介绍具体问题之前,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我新结识的朋友。来!虫洞兄弟,和麦轲打个招呼,你不是整天要见他吗?”
麦轲似乎听到一个声音传来:“麦轲,你好,我是虫洞!老虎的别名大虫的虫,同若观火、洞察一切的洞!你要是以为我是一个毛毛虫钻出来的洞,显然是不理解我这个名字的伟大意义。
不过你如果理解为老虎居住的山洞,表面上也不错!因为我遇到六划兄之前。就是居住在一条大虫的洞里。
不过,我还是喜欢我的名字的真实含义。所以麦轲,你要记住——我是虫洞。老虎别名的虫!洞察一切的洞……”
麦轲一边听一边心里好笑,这种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别说在古代了,在后代也很少见。六划那么稳重的一个人,怎么特别推崇这位兄弟?
这时六划插话了:“麦轲,你别被虫洞这个开场白给迷惑了,以为他是一个饶舌的人。他这是一个必须的程序,是他的家族的一个传统。因为他这个姓经常被人误解。所以必须在和人交往之前就交待清楚。放心,就这一遍,以后他提都不会再提了。然后你就知道他心藏锦绣、字字珠玑了。”
“我是虫洞”,原来不是他的口头禅。而是自我表白。以免误会。这样解释就清楚。不过姓虫?真有这个姓?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
“虫洞兄……”麦轲就要问他这个问题。
“别!麦轲兄。你还是叫我兄弟吧,我问过六划兄了,你们都比我大。”
六划也肯定了虫洞的说法。于是麦轲从善如流。马上改变了称谓:“好!哥哥我就认了你这个兄弟!你真的是姓虫?百家姓上似乎都没有这个姓。”
“那时当然!不过一般人不知道吧。虫家的祖先有史可查的记录在《通史》一书,上面明文记载:‘虫氏,汉功臣曲成侯虫达’,先祖可是货真价实的侯爷!”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那先祖可不是随便一个侯爷,而是赫赫有名的汉初十八侯,也就是因功得封侯爵的十八人。
“你如果还没有感觉,我提提其他十七个人都是谁,你就有个大概的比较了。
“他们是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陈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
虫洞看起来没少提这十八侯,说起来行云流水,一点磕绊都没打。
能和萧何、曹参这样大名鼎鼎的高人并列,也确实是非同小可;虫洞如此自豪,也确实是有坚实的基础,不是瞎吹乱侃。
“你知道我为什么叫虫洞吗?”虫洞问麦轲。
“难道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麦轲好奇地问。那边的六划也“咦”了一声,似乎也不知道原因。
“没错,确实是有!对不起了六划兄,我没有提前向你说。因为这是我虫家的机密,我不想总是重复。今天我就告之两位兄长,盼望两位兄长能助小弟一臂之力,实现先祖的意愿。”
听虫洞娓娓道来,虫家那位汉代封侯的祖先,留下了一纸遗嘱,不但规定了第六十世孙的名字叫虫洞,而且规定在虫洞的成年之前,都要居住在北方渤海靠水之处,而到了十岁的时候,就需要只身来到南方,深入泗川腹地,来到这歌乐山定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