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3(1/2)
这时,萧长和也看出了其中的奥妙,近前在端详了一方,赞叹地说道:“你是萧叔叔!和我老爸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我记得你们两个的体形略有不同来着,现在怎么都没有区别了呢?”
麦轲还是好奇,问道:“那你是怎么认出他是萧叔叔的?”
“笑容有些不一样。这本来是对老爸察言观色的,他真高兴得时候,嘴角会往边上拉长,而不是往上翘。萧叔叔的却是微微上翘。不过这个差别除了我以外,估计没人能辨别。”
麦轲看了看长和,心里很喜欢这个少年,聪明是一回事,更重要是超出他年龄的稳重。寻思了一回,对他说:“长和,为了工作需要,由我作主,让你认你萧叔叔为契爸,你可愿意?”
“我愿意!老爸,你以后可要好好教导和儿。”没想到这小子答应的这么爽快,好像就等着这个机会一样。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他早就看出这位萧叔叔非同一般,可比自己的亲老爸厉害多了。倒不是小孩子势利眼,他这只是崇拜英雄,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的。
再说在那个时代,叫叔叔、叫干爸、叫师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他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立马就答应了。
这以后在人前他就可以叫亲爸一样叫萧叔叔“老爸”了。这萧朝贵也就正式走马上任,大张旗鼓地实施各种措施了。
第二天一早,这三人组就一起出现,分别和萧家和蒋家的人见面,名义上是介绍麦轲,实质上是检验一下化妆效果,结果在萧长和的配合下,没有一人露出任何怀疑。
其次的目的就是通知大家,萧蒋两家联军正式成立,随后马上就要集中训练,争取在敌人到来之前把武功和配合作战尽可能提高。
就此,天国的第四军也正式建成,虽然人数不如其他三支,但是基础已经准备好,一旦将来扩军,马上就可以把现有人员作为骨干。迅速地形成有效的战斗力量。
答应了为这种新军抽调军牧和骨干教练以后,麦轲就飞向了下一个目的地——石达开的家乡。
石达开的情况石大恺已经作了调查并且向麦轲做过汇报。
石达开于一八三一年,出生地是桂县北山里那邦村。他的家庭在当地属于小康水平。
石达开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没有兄弟。也因为兄长,幼年丧父,他从**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
石达开长得高大俊秀,十三岁已凛然如成人,自雄其才,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因急公好义,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并赢得绰号“石敢当”。
现在不但石大凯在帮助做起事准备,冯运陕、冯云山也都来协助。最近麦轲有派了四哥韦常麾前来襄助,这里是反清剿准备中的最后一个重大步骤了。
这时候,聚集在石达开周围的起事人数已经超过四千、接近了五千。骨干都是石氏家族成员。虽然石达开没有亲兄弟,但是他从少年开始就建立起来的威望这时候起了巨大作用。那些平时就崇拜他的青少年,这个时候都趋之若鹜,投奔到他的麾下,要与他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信仰基础上来说,这里是冯云山传教的地方,比较起其他几个太平军早期领导人,冯云山的信仰根基要纯正多了,起码没有那些装神弄鬼的魔鬼伎俩。从历史来看,这也是他做的贡献最大,却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麦轲等人已经改变了历史上太平天国早期的愚人恶习,把信仰纯正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冯云山就成了在建立信仰根基方面作得最好的原天国高层。
而杨秀清和萧朝贵则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洪秀全就更别提了,他已经成为一个新人。他没有愿望,也没有机会去支持那些歪门邪道了。
冯云上自己有比较正确的信仰以外,他还邀请梁发老牧师带领他的助手帮助加入起事的人建立信仰,这就保证了这支队伍建成的速度虽然落后于其他天**队,却基本没有信仰上的夹生饭。
麦轲这次来,主要问题,因此就不是在信仰方面,而是在用人方面。石达开的长处很多,但是唯独在一件事情大家都不赞同,可是石达开就是不听劝。
他坚持任用张遂谋为军师!
而石大凯和冯运陕,后来又加上韦昌辉都坚决反对!
正文第198章正名正位遂谋
飞往北山里那邦村的路上,麦轲找石大凯、冯运陕、韦昌辉一一询问,了解他们为什么反对石达开,不同意任命张遂谋为军师。
出乎麦轲的意料之外,这三人的理由也是一致的,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历史资料都说,张遂谋是石达开分裂的主谋;另一个是他们都认为这个人很难接近,感觉他很阴沉。
听了三人的意见,麦轲几乎立即就决定了张遂谋的命运:这个人不能用,否则后患无穷。有后人的定见这样的穿越福利不用,岂不太傻?
不过麦轲的一贯谨慎也促使他必须和两位当事人亲自接触一下,再作最后的结论。因为这件事情,表面是不是用一个人,实际却牵连甚广:首先就是石达开。如果真实历史中他始终依靠重用的一个人,必定有非常特殊的理由;突然给他中断这种关系,必定会给他今后的历程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是张遂谋。如果他就是一个为私利往邪路引导石达开的人,为了挽救他,为了防止天国大业受到损害,断然斩断他的黑手时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万一不是如此呢?尤其是现在才是初期,他即使另有想法,也没有机会显露,最好就不要贸然采取绝烈的手段。
时间紧迫,没有太多的时间多想,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拖延,麦轲决定今天下午就找这两个当事人,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后,就立即作出决定,成立第五支天军就在今天!
他事先通知冯运陕这样的安排,第一个先见石达开。于是,麦轲到达以后,马上就被领到石达开的住所。
此时的石达开还不到二十岁,早熟的身材配上稚气还没有完全退净的英俊脸庞,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麦轲没想到石达开还这样年轻,想起那建国初期叱诧风云的无敌将军,麦轲心里肃然起敬。
二人互道仰慕,分宾主坐下,马上就进入了正题。麦轲提到了关于任命张遂谋的分歧,说明今天就是专门来听听他的意见的。
石达开略一沉吟,说起了他和张遂谋的交往,原来二人竟然是旧识。不但是旧识,而且是往年之交。不但是忘年之交,而且是莫逆之交!
那年石达开十三岁,正是顽梗不堪年龄。一天晚饭后,正和一群同龄晚伴儿在村口戏耍,从村外走来一个人,衣衫褴褛,步履姗姗,手中拄着一根木棍,眼睛半开半合,不是前看,也不是看地,而是看天。
这些孩子正在无聊当儿,看一只蚂蚁都可以跟着跑好远,见到一个奇怪的陌生人,自然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