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1/2)
出组织是一定的。
老人对麦轲到底用什么方式让贾无良转变的非常好奇,这个麦轲在介绍的时候也没有细说,压了好几次,最后还是问出来了:“你不是用酷刑或者毒药什么,让他屈服的吧?良儿的一根筋可不是那么容易回头的。”
麦轲笑眯眯地打岔:“保证没用这些东西,绝对是心悦诚服。而且现在他打入了隐鹰馆,必须自愿去,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随机应变对付各样的情况,还要想办法把情报传出来,所以绝对不是威胁强迫能行的。
“您要是等不及他回来的时候问他,我可以想办法让他回来。你当面问清楚。您再问问他,他愿不愿意去当卧底。不原意的话,马上回来就是。”
老阁主笑着说:“我也就是问问,觉得太不可思议。等他回来我再问他吧。他现在需要稳定,谁也不要去找他。”
看着无恝也一直关心地听着,麦轲也征询了一下她的意见。
“我一直还觉得对不起大师哥呢。他对我一直不错的。有这样的结果、能这样安排我最高兴了。我也感谢你,麦轲。”
“我们一家人就不客气了。虽然你还没过门,也已经是我板上钉钉的九嫂了,做点让九嫂满意的事情,是小弟必须尽到的责任。否则九嫂一生气,管教起小弟来,岂不是大糟特糟?”
麦轲这“九嫂”“九嫂”地叫,是无恝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心里甜蜜,笑逐颜开,笑着骂他:“就你最小,坏主意也最多,一定要好好教训你,让你知道九……无恝我的厉害!”差一点没把“九嫂”自己说出来。
老阁主旁边一坐,也不插话,笑呵呵地看着小辈斗嘴耍贫。
麦轲确认老阁主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对无恝说:“把仁晓找来,我们议一下接着要做的事情。”
正文第185章清剿大军出发
公元一八五零年,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一,贵林府衙前的广场人满为患,这里正举行出兵典礼。高台上,李鸿章、劳崇光、向荣并排而立,检阅从眼前走过的绿营将兵。他们今天就从这里出发,直奔清剿目标。
光西行省定编绿营兵二万三千人,除了勤杂人员和空额以外,能够上前线打仗的不过一万四千人。为了这次清剿,向荣督军不仅补充了空缺名额,而且缩编了勤杂人员的数量,使全军作战士兵达到了一万八千人。
除此以外,他还利用和光东行省提督的良好关系,以协助防守为名,借调了两千官兵。这就让他有了两万大军,可以直接开上这次清剿前线。
至于粮草后勤运输等辅助性工作,劳崇光征调了大约双倍数量的民夫,和绿营原有、但是人数已经减少的粮草兵一起负责。
为此,劳崇光和向荣合作,已经在贵林和其他重要集结地建立了数座大型仓库,储藏粮草和其他军用物资。
这些军用物资仓库,都分配了绿营兵防守。虽然防守兵力由于增加第一线战力减少,可是劳崇光又调遣了双倍的民团力量参与协防,可算固若金汤。
向军门作战一向勇猛,所以他带出了的将兵也有一股彪悍的气质。眼前走过的行伍,虽然服装、兵器、队列不太整齐,却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森严的气势。
向荣看着自己的得意成果,不住点头示意,表示自己满意的同时,也向通过的将官打招呼。
劳崇光不动声色,知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他明白这场清剿不是简单的战场对垒,强者一方自然取胜的可能大些。甚至是否兵力就强,他也没有把握确定。
他的二千民团并没有参与今天的检阅。他甚至没有让他们到这里来,而是直接开到了贵平,那里是清剿的重点。他也不打算让这张保命的底牌参与一般的清剿行动,只是在生命危急的时候才打出来。
李鸿章虽然表面平静,古井不波,内里却忧心忡忡。鹰潜这两天向他汇报的情况实在不能让他安心。
各种迹象表明,对方有高人插手了,十有**就是曾大人担心的麦轲,可是又找不到蛛丝马迹能确定目标,更别提捉住对方了。
李鸿章和自己的护卫队长探讨过这个现状。护卫队长也没有好办法,唯有加强保护。同时,他也和自己的师门以及护卫总统领康福汇报,让他们帮忙出主意对付。
这个护卫头领出自少林,是寂字辈高手,与曾国藩身边的僧人护卫是师兄弟。这位寂远师弟的武功比其师兄寂高还要强横,因为师兄出世比他早。他把这几年工夫都花在了武功的提高上面了。
如果不是上次曾大人遇刺,因此授命康福为每一位手下干将都配备护卫,师兄也不会打扰这位嗜武如命的师弟。因缘际会,志远就被任命为李鸿章的护卫统领,这次也随同前来。他这个护卫队和老曾的不同,没有僧道俗尼各流派,而是清一色的和尚,都是志远的师侄儿。
随着大军的开拔,这几位大员也出发了。巡抚、督军、钦差协办三人一起随军前往清剿前线,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了。
本来劳崇光可以不去;但是李鸿章坚持非去不可,他也就必须陪同了。同时,这劳崇光也是久经杀场,也是有这股参战愿望的。劳崇光的扈从里面,也包括了他自己长久使用的护卫队伍,其底蕴更是奇异——都是“改土归流”中的前任土司后人。
作为满清一方大员,自然是朝廷中枢推行“改土归流”的坚定执行者,把原来土司的世袭特权剥夺,派外地的“流动官员”去管理土著,本来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矛盾焦点之争,但是劳崇光凭借自己的娴熟的政治手腕和亲善的人格魅力,化解了无数冤仇,使这些老一辈土司各得其所,他们的后辈感恩戴德,投身效力,做他的护卫。
说起劳崇光战场上真刀实枪的工夫,除了勇气可嘉以外,武力水平实在不值一提。本来这些护卫的初衷是保护他不在土著区域受害,可是当他调往它处时,这些人不愿意离开他,就变成了终身追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