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1/2)
队形,准备凭借自己船多人众的优势,和蓝队决一死战。
没想到再生异变!他们的后方、左边、右边同时遭到了攻击!
众人回头一看,左右观瞧,发觉又是那些该死的约拿鱼。
屡次吃亏,加之四面受敌,更由于以前的轻敌,没有保持队形完整,这时想改变,已经为时过晚,众人不由得心情沮丧,士气大泄。
虽然没有胜利希望了,但是蓝队的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回击的更加悍勇;尤其是蓝队首领,一个孔武有力的汉子,一直冲锋陷阵在交战最激烈的地方。
可惜的是,他们一步走错,全盘皆输。再加上约拿鱼这个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他们的抵抗只不过是多拖延一点时间而已。
等到约拿鱼两条合作,把蓝队的船只弄翻了几条以后,蓝队终于举起了白旗。
只是那些大雨正玩儿得兴高采烈,两条鱼一前一后,同时跃出水面,用力拍在前后船舷上,配合默契地偏向船的右侧,“哗啦”一声,这条船就被拍得向右侧倾翻。船上所有的人员和物件一起掉入水里。
忽然听到命令叫停,它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可是命令是严格的,它们可不敢违背。还好,接着又有命令给他们,让它们把刚才搞翻的船调正,船上的物件一个不少地都从水底捞起,归还原处,它们才接着兴致勃勃地继续干它们的去了。
船上的人就不用它们管了,早已经就自救上了别的船。这些鱼在弄翻船的时候,就很有分寸,不会让人受伤的。只要把船扳正过来,一切就都可以恢复,完好如初。
这时,彼得也飞上半空,来到麦柯身边,询问麦柯的观感如何。同时告诉他,这些参加演习的水师士兵有三千人,是第五批接受训练的。前四批已经回到他们原来的驻地,在那里藏身待命。
麦柯赞许地点点头。只是提到那个红队指挥官,还需要沉着冷静,失去最基本的警觉。这次如果不是他的粗心大意,蓝队即使不胜,也不至于失败。退一步说,即使失败,也不会这么快,这样大败亏输。
彼得介绍说,这人是原来船帮的第四条龙,蹈江龙孟义,临敌最是悍勇,有那种舍我其谁的气概,所以深得彼得喜爱,所以就任命为蓝队指挥。
麦柯对战斗鱼在演习中的表现非常满意!这要是真正的水战,这群鱼毫无声息地处现敌人背后,在敌人丝毫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向敌人展开攻击,岂不是必胜无疑?这还是第一次协同作战。太棒了!
随后麦柯要求接受训练的水师至少达到二万,而且一定要在这里集中隐藏。如果分散,一是很容易暴露目标;二是一旦需要,分散在各地也很难及时集中。同时,规模更大的练兵演习也必须有足够的兵力。
彼得提到如果都集中到这里,恐怕住的地方要解决,不能总是住在临时的帐篷里。
麦柯笑着回答:“住房好办。我刚才在居民区建造了七栋居民楼,大不了再建七栋军用楼好了。”
二人说干就干。在彼得喜欢的一个面对大湖的角落,麦柯只用了十分钟,七栋大楼就拔地而起,地面以上都是二十层。今天晚上那些水师士兵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这些楼房不但可以满足水师的需要,也足以为将来的陆军战友提供住宿。与这个湖泊并行的南边,就是建立陆军训练基地的上佳场所。
彼得抽空告诉麦柯,静蕊现在应该抵达光州了。他也是公权私用,专门派自己的指挥舰作为运输工具,全程护送静蕊回去的。虽然自己不能亲往,若飞却是一直陪同静蕊。为了保卫二女,彼得差不多把自己卫队全派去随舰行动了。这两个女人,彼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看重,焉能不全力以赴?
正在这时,麦轲收到了从云豹那里传来的信息,说是在外面防守的老虎报告,有人来到了森林外面,人数还很多,似乎要进来,看样子是以前来砍树的那些人。
麦柯“灵犀一动”往那边一扫,辨认出领头的正是曾天养,看来是运送物资的八百人到了。麦柯跟曾天养打了一个招呼,就吩咐他们赶快进来。
曾天养听到了麦柯的指示,正在纳闷呢。不见人,怎么好像听到他说话?再说了,让我们进去,路在哪里?眼前明明都是参天大树挡着呀。难道都是障眼法?
疑惑之间,就听得“哗啦”一声,眼前林立的大树让开了一条大道,平坦笔直,一直延展到看不见的尽头。
曾天养听到麦柯一声敦促“快进来吧”,不再犹豫,当先迈上了这条大道,众人也都尾随而上。队伍中还有四个老外,每人骑一匹高头大马,一边随众人前行,一边好奇宝宝似的东张西望。
麦柯已经注意到这四个人,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他从光州招揽的那四个科学家。麦柯到了这里以后,就给张远发了指令,让他通知这四个人前来。看来是碰巧和曾天养相遇,故而同时到达。
麦柯心里有太多的想法需要这些科学家去实现了。
功夫不大,麦轲就和曾天养等人在大道的尽头相逢,曾玉珍、斯文、洪秀全等人也都过来迎接。大家互相招呼过后,麦轲就把四个好奇宝宝交给斯文接待。
在现有人员中,也就斯文还会一点儿英文了。虽然他的英文烂得可以和这四个人的中文程度媲美,连蒙带猜地进行简单交流还能对付。
在前往天家居民楼的路上,麦轲从曾天养口中得知,他们回到家里,正好赶上曾玉珍派人来通知搬家。所以没有停顿,马上就赶了过来。其他村民也已经动身,最迟一两天之内就会到达。
到达专门为这些烧炭人准备的大楼下面,在大家四散确定自己的单元住宅之前,麦轲郑重对大家宣布: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是烧炭人,而是天国第一批采矿工人了!
正文第113章科学院见雏形
麦柯离开了这些烧炭人,具体事务自然有曾玉珍、洪秀全、曾天养等人安排处理。他现在比较迫切地想和这些科学家落实一下,他脑袋中的哪些想法是否可以实现,为天国大业出力。
等他找到斯文和四个客人以后,才发觉斯文已经被这四个好奇宝宝给缠得焦头烂额了。本来好为人师的斯文,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爱好实际上是一个麻烦,而且是最大个的那种。
语言半通不通还是其次,关键是这几个家伙的问题都是什么呀?正常人一辈子也问不出一个的古怪问题,这几个家伙瞬间就问出了百八十个!真不知道他们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见到麦轲前来,斯文如获至宝,赶紧把迎宾主人的职位交给麦轲,把这个火炉让给麦轲上座。不过,他也没有走,一方面想看看麦轲也焦头烂额;另一方面,他也好奇,那些问题真的有答案吗?
若有的话,我也想知道呀。也许麦轲这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家伙,真的知道答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