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望陛下三思!(1/3)
文官只有要不打仗,其他都可以谈。
偏还能巧舌如簧,粉饰太平。
能把送女吹捧成国计大策。
武将巴不得立马与吐蕃开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枯的又不是他们。
只要有功勋,死再多的炮灰也不值一提。
李佑愈发明白了古代皇帝并非他心中以为的天子,一言可决天下事。
在这些汹涌权势之下,还有芸芸众生。
文官武将可以不在乎底层百姓的死活,但皇帝若想有所作为,不可能不通盘考虑。
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文官武将,世家大族,皆可以见风使舵,改朝换代。
皇帝唯有身死族灭!
李世民在平衡朝堂的势力。
【呵呵,这些个文武大臣,格局还是太小了。】
【争来争去,也就那一亩三分地,实在可笑!】
【李世民果然是“千古一帝”,善于平衡。】
【区区吐蕃,必然是李世民手中挑动文武的棋子!】
李世民看出了吐蕃有不臣之心,且买通文官,欲以和亲之策麻痹大唐。
于是所幸将计就计,以吐蕃之事挑动文武斗争。
李世民政斗技术可谓高超,朝堂之上,能反应过来的屈指可数。
李佑身在局外,能看得出来。
其余文武早就自动站队,身在局中了。
长孙无忌心中一跳,电光火石间,他回忆了一下形势。
不对!
皇帝在故意搞事,拿着吐蕃作伐,挑起文武之间的斗争!
他按捺住自己进言的冲动,决定再看看局势。
反正就算自己不出来说话,也有人跳出来反对。
李世民若是知道长孙无忌这么想,却是要喊冤了。
他不过是被李佑这小子激将了。
这文武之争,不是你们自己非要狗咬狗么?
果然不出长孙无忌所料,有人跳了出来。
不过这人居然是孔颖达,倒是叫他吃了一惊!
要知道,孔颖达是孔氏族人,向来清贵,不参与朝堂斗争。
如今这老狐狸怎么跳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