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恶劣的科研环境!月入千万!(2/3)
就这样,恶性循环出现了。
不能说人又蠢又坏。
归根结底还是跟宣传阵地落后、半沦陷,被国外操纵了舆论有关系。
两世为人,李同光看的很透彻。
他很清楚没有产业化商业化就没有未来可言。
产业化没那么容易,但另辟途径,用其他产业输血科研还是容易许多的。
餐饮是俗了点,但能来钱。
这就足够了。
李同光心想:“餐饮接地气的赚钱,才能维持科研的高逼格。”
离开鲁城前,李同光查了账。
第一现金奶牛卤大师门店破百。
因为各大乡镇拉低了平均营业额,但因为培养了大量忠诚客户,有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回头客,有些甚至一天买两次,餐餐都要吃卤大师的卤味。
在这些回头客的支持下,每家店平均日营业额稳定在了一万左右。
每天每家店平均要卖半吨多卤味,毛利率超过50%。
因为工资福利比其他连锁店给的更高,人力成本稍多。
不过因为都是直接买的店面,省去了房租。
李同光弄的是成熟的中央厨房模式,还用数学弄了一套物流算法降低了物流成本,杂七杂八的支出少了许多,综合起来净利润还是比其他店高不少的。
一百多家店加起来,每日卖卤味的净利润在四五十万左右。
一个月就能赚一千多万,还是纯利润。
可以说是月入千万!
如果是算营业额,一个月就快三千万了,这年头妥妥的餐饮界龙头级别。
这还只是鲁省一地,而且四开外线以及乡镇这些下沉市场布局还没完成。
要是在全国都完成布局,门店开个几万家,月收入好几亿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卤味市场潜力惊人,未来2021年都突破千亿规模。
卤大师有味精之源保证核心竞争力,吃掉全国卤味大半市场不是问题。
当然也不是没有代价。
现在月入千万,代价就是每天味精之源要花起码50g的容量。
1000kg卤味=1g味精之源。
一家店平均500kg,一百多家就是几十吨。
要是完全全国布局,每天光味精之源就能用光容量。
好在电量汲取已经过半。
再花一段时间就能扩容,到时候容量也不会那么紧缺,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去搞其他行业。
除了卤大师,第二个现金奶牛保护伞出版社也开始发力。
三本书加起来卖出了150万本,单本价格平均在20元左右。
因为只需要出版李同光的书,作者版税、管理成本、编校费等支出都免去,保护伞出版社利润能达到出版界不敢想象的40%左右。
20元一本书,每卖一本就能赚8元。
卖了150万本就赚了大约1200万,数字相当惊人了。
这还只是开始,《盘龙》可不止一卷,还有好几卷没出。
原来时空盗版横行,许多网文出版都卖了几十万本,盗版卖个几百万都有可能。
平行世界盗版死绝,销量百万洒洒水的事情。
光靠着李同光,保护伞出版社就能吃的满嘴是油了。
可以说靠着这两个奶牛,保护伞公司月盈利就能做到半个小目标。
短短几个月,李同光就已经是千万富翁。
也就是李同光有挂,名气自带宣传,道具能够保证核心竞争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