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冲动(2/4)
一次次的发起进攻。
在那个狭窄的棱堡前方,铳炮不绝,轰隆隆的响了三天。
最后,一万多鞑子折损过半。
守堡明军却没急着反击。
就这样任你们来攻,来就打,退下休整也不理会。
鞑子盼着明军来个半夜袭营什么的,他们好来个一举反杀,结果每天都没有明军来攻,只不过隔一会时间,会突然有明军骑兵靠近对他们放上几枪,搞的人心惶惶,夜不能安的。
损失惨重的鞑子没办法了,只好向前来宁远督战的辅政王硕塞请求,增调红衣大炮,调配更多盾车前来。
硕塞亲临前线。
然后就陷入了漫长的围而不攻,鞑子在辽西调集火炮、盾车、火药、火枪等,但天寒地冻,运输也不方便。
一直过了快一个月,才又调集了百余门大小火炮,还有两万蒙古和汉人,这些新援兵,甚至根本不是八旗和绿营了,许多都是临时征召的牧民和汉人壮丁。
跟着火炮过来壮声势的。
这次盾车真弄不少,甚至有些盾车已经可以称之为攻城塔了。
炮也不少。
七八千斤的重炮都弄来三十来门。
一切准备就绪。
硕塞亲自指挥攻城。
这次准备不可谓不足。
可是就算他们的火炮七八千斤,在明军棱堡的长炮、重炮面前,也并没有射程优势,甚至数量上仍处弱势。
鞑子不得不把火炮放的稍靠后,并建立起更坚固的炮台防御工事,给火炮修起了炮楼,藏在里面。
可问题上你就算藏,你还能比棱堡炮台上的那些炮更有优势?
双方你来我往的展开炮战,鞑子步骑协同,骑兵掩护,弓箭手放箭,火枪兵开枪,然后盾车、攻城塔缓缓前进,士兵们身着双层厚甲,还举着大盾跟着。
甚至还学聪明,尽量分散些。
可就算如此,他们仍然是小瞧了棱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