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夏国首善(3/4)
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断地与命运抗争。
为了谋生,他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过果树苗。
奋斗到30岁,一切可能的生意都做过的曹德旺,成了谁也算计不过的“人精”。
1975年的时候,他已为自己积累了5万余元的“巨资”(相当于现在一到两千万元)。
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
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夏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之后曹德旺带着团队一步步将公司做大做强,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70%市场份额的同时,还成功挺进国际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同步研发设计,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都设有工厂。
曹德万这些年还一直做慈善,从1983年第一捐款以来,近40年里,总共捐了120亿元,大致与现有的财富相当,成为夏国最有名,最爱行善的富豪。
因此获得“夏国首善。”的称号。
“老爷子,曹总真的是拿到绿卡后主动放弃的吗?”黄垒更加直接了当的问道。
“对啊,我告诉他如果他移民了,夏国就没有好的汽车玻璃了,他就果断的放弃了。”
萧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甚至要求子女们都放弃米国的绿卡,如果不退掉,将无法继承他的事业。”
“这也是我更加高看小曹的原因,他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个有极强爱国情操的企业家。”
“小曹有次和砝国人谈生意,对方说了句侮辱夏国的话,小曹火冒三丈,哪怕合同再大,他都直接拒绝和对方签合同,逼着砝国企业更换谈判代表,小曹的火气才消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