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敢问,始皇何罪之有?(2/3)
还未待大家从震撼中彻底缓神,孔子继续开口道:
“关于焚书,此事发生于秦始皇34年……”
伴随着孔子沧桑深沉的嗓音,一幅幅画面再次呈现。
始皇嬴政举办酒宴,秦朝70余位博士共赴一趟。
{博士:秦时官职}
酒会上,一位博士站出,大赞秦王朝今非昔比,嬴政所提出的郡县制更是能流传万世!
引得嬴政龙颜大悦。
然而,话锋一转,一位名唤淳于越的博士起身行礼道:
“陛下,商、周两朝流传万世,靠得便是分封诸侯,假设陛下万年之后,朝堂上将无人能站出来主持大局,所以,郡县制不得行!”
看到这里,
原本一片沉寂的弹幕再次火热起来。
【对话古今】弹幕评论区:
“卧槽!这淳于越是傻子吗?经过历史证实,郡县制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倒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古人的眼光看不了这么长远。”
“虽不至于说淳于越是傻子,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郡县制,这不是当众在打祖龙的脸吗?”
“没错!别说是始皇帝,换做历朝历代的君王,此事必不可能善了!”
“估计淳于越要领盒饭了!”
“……”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嬴政居然没有治淳于越的罪,反而在私下里连夜召集了诸多大臣共同商讨郡县制的问题所在。
商讨过程中,李斯站出来道:“以前中原从未统一,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现在。”
而后,
李斯继续提出,由于现在的大秦是六国统一,在思想上分歧颇多。皇帝下令后,各家还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办事,难以达成统一。
籍此,李斯提出“焚书”一事。
除秦国史官所作书籍之外,其它各家煽动人心的书籍言论一并焚毁;而医、农、工等工具类书籍不在焚毁行列。
始皇嬴政听着李斯的建议,思索良久,
“可!”
得到嬴政首肯之后的李斯,开始着手去办这件事,这便是焚书事件的始末。
在林昊看来,
“焚书”一事再正常不过。
众所周知,
秦朝是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焚书控制思想无可厚非。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wén • zì • yù”,相比于后世的诸多君王,大秦“焚书”不足挂齿。
明朝《经下邳》有言“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嬴政和李斯并没完全烧毁这些书,即便是非议秦国的书都留了备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