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通痹汤配合艾通方(2/4)
患者予以通痹汤每次150mL,早晚各1次,口服,再予以艾通方进行溻渍法,剂量250mL,外用熏洗、每天1次。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为了准确评价这一次治疗,苏杨决定,疗效判定按文献的方法进行评价,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或恶化。
神经症状评分:下肢出现针刺样痛、刀割样痛、异常冷热及烧灼感任一症状为1分,夜间加重为2分,总分超过3分为神经症状异常。
神经体征评分:膝反射正常为0分,增强引出为1分,体征消失2分,总分5分以上为神经体征异常。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各个指标均得到了大幅改善。
换句话说,治疗后,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而且,该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因此,通痹汤配合艾通方治疗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麻木状态和神经传导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