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抢救(4/4)
在赵林的手术中,何琼竟然采用了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是1993年ROTONDO等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外科救治原则。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DCS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上均给予高度关注,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
DCS纳入标准:①酸中毒;②T35℃;③凝血障碍PT16s,PTT50s;④复苏中循环不稳;⑤内脏高度肿胀,腹腔无法关闭;⑥大量失血,预计输血超过10单位。
满足其中一项时均应采取DCS策略。
何琼的抢救方案符合DCS标准,首先实施迅速止血和控制腹腔污染、临时关闭腹腔等初始简化快速手术(fast-surgery)。术后经重症监护ICU复苏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definite-operation)。
赵林的伤情属于严重的腹部创伤。
在腹部创伤的救治中,首次手术治疗并非是所有患者进行确定性修复或重建的最佳时机,一些严重创伤患者的病亡原因并非手术失败,而是继创伤及手术后的内环境紊乱、生理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的创伤三联症———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
严重创伤由于存在必须手术处理的外科情况,DCS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严重创伤患者一定要在首次手术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概念,更注重创伤后的临时生命救护和控制病理生理性改变。
损伤控制性外科的要求明确,是迅速控制出血、减轻污染、避免加重损害,以有利于患者的复苏,有利于患者在后期获得合理、有效的治疗。
大多数腹部创伤患者可以通过首次确定性手术治愈,只有少数患者的生理潜能临近极限时,才须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掌握应用DCS的适应证。
目前DCS的应用尚无统一标准。
但苏杨发现,何琼对于DCS的理解还是非常深刻的,并不比自己差多少。
看来自己在进步,别人也没有原地踏步,也是一直在进步的!
自己还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