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2/4)
一些特别的东西或者纹饰,也需要使用无人机进行高分辨率建模,顾凡在现场忙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斯陌餐厅的内部3D模型被逐渐细化,整个餐厅的显示效果越来越好。
在事前,吴皓使用【蓝星科技促进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自动修正了所有bug,首次使用才能如此顺利。
按照原定计划,厨房也一起完成了建模,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顾凡很顺利的完成了所有工作,系统的稳定性超出所有人预料。
工作顺利完成,覃明智却提出了一个疑问:“吴总,用激光轮廓扫描技术建模效率好高啊,餐厅里的物件只需要用无人机扫描一下,模型数据就出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建立模型库,一家门店订制一个数据包,多省事啊。”
覃明智以前是个职业经理人,执行能力很强,在技术方面却明显偏弱,招聘时吴皓就已经了解到这一点,此时只能耐心跟他解释:“建模型库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只是在帮一间门店实现3D虚拟化,你想想一个城市会有多少门店?再扩大到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如果不给物体一个身份,每个物体都重复扫描获取,到时候就会产生巨量的数据。”
看到覃明智似懂非懂的表情,吴皓继续解释:“我举个例子,比如这台平板电视已经建模,如果在某个场景里存在同款电视,我们只需要直接调用模型库里的数据就行了。相同一台电视,我不管它卖出多少百万台,在我们的模型数据库里,它只有一套数据,在特定的渲染条件下,我们只需要提供这台电视的渲染效果,通过画面整合,就能让用户看到跟现实差不多的效果。”
“可重复利用并非是单一的模型重用,而是一系列的数据重用,包括模型数据、渲染数据等等,通过智能化技术,将这些数据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达到快速渲染,低延时生成视频流的效果。”
听了吴皓的解释,覃明智似有所悟:“哦,原来是这样,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如果物件要有自己的身份信息,那岂不是我们要把市面上所有的商品都进行建模?...这工作量也太大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