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边写边想便是!(2/4)
是语也,盖袭辽人之言也。
呜呼!我大宋其果老大矣乎?
宓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大宋在!……”
嗯?
众人一愣。
陈宓开篇高度便不凡。
他们还以为陈宓说写少年,可能是以自身为引子,没想到一开口便是以国家之高度,只是,怕是不好写啊。
陈宓却是不理他们之反应,继续疾书。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ru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宓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洋洋洒洒数百字,转瞬之间便出现在纸上,似乎持笔人无须思考一般,行云流水一般便宣泄于纸上。
这数百字将少年与老年之区别刻画得凌厉尽致,排比句气势恢宏,比喻相当新奇,如瘠牛、ru虎、秋后之柳、春前之草这等新奇意象还是第一次看到。
看着陈宓奋笔疾书,曾巩心中的惊奇俞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