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1/2)
秦康沈芳意两人站在沈芳意家土墙下面,这会儿本应该是地里上工的时间。
秦康在上工半中间又溜过来了,像他这样的,记分员给记到的工分肯定少。
酝酿许久,秦康这才终于开口:“蔚然,还记得我们来之前的事吗?当时你突然说想要和离,我还未做出答复,我们两人便到了这里。”
蔚然是沈芳意的字,这是她及笄之后她爹沈老爷给取的,希望她能如树木一般,郁郁葱葱,健康长寿。
沈芳意轻咬下唇,她不知道秦康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
和离这件事两人虽未明说,但沈芳意并不觉得秦康会拒绝。
尤其当时秦康殿试结束,高中状元,而沈芳意不过是一家开了多年的绣坊的商户家的小姐。
虽她家里的如意绣坊在京城也经营了好些年,是有名的老铺子了。
但她家并算不上什么有钱的商户,只是普通。
爹爹当初选择秦康,也不过是想着他父母双亡,家里也没什么近亲了,可以入赘。
加上他小小年纪很有主见,很能干,这样的人将来差不到哪里去。
但他绝没想到秦康竟在读书上会这么有天赋,这样出息。
别说秦康高中状元,就是知道秦康将来能得中举人,沈芳意爹沈老爷都不会定下沈芳意和秦康的婚约。
门当户对,这是自古就有的。
举人老爷,最次也是配个秀才之女,地主乡绅之女。
若是商户,也得是有名望势力的商户,不是他们这小小的绣坊。
不说沈芳意决心经营自家绣坊,就是她按着她爹爹的想法,将沈家的绣坊,沈家全部的家财都当成嫁妆嫁给秦康,秦康高中状元后,在世人眼里她也是配不上秦康的。
秦康没有悔婚只是他品行高洁,有情有义,这不代表他们俩是天作之合。
秦康高中状元,前途无量,配个高门大户的小姐,郎才女貌,才是天定姻缘。
高门大户的小姐,又哪个没有几家铺子做陪嫁呢。
其实在秦康刚中举的时候,已经有人来说和了。
不到弱冠之年就得中举人,任谁都知道秦康已经是鱼跃龙门,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少人劝秦康,退了和沈家的亲事,娶个官家小姐,以后朝中有岳父大人提携,还愁不能飞黄腾达,名流千古。
更有比沈家富裕许多的粮商布商,愿意带给女儿大笔的私房钱,只求女儿能给秦康做妾,等秦康将来进入官场,还愁回不了本?
在来到这里以前,沈芳意觉得她和秦康和离是顺理成章的。
她不耽误秦康做官,秦康也不要耽误她经营家里的绣坊。
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已经是不是原来的身份了,可是他们虽已成婚,但没有圆房,并不算有夫妻之实。
这里的人追求的是自由恋爱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两个人志趣相投,三观相合,才会结为夫妻。
她和秦康彼此其实都不了解,更别谈志趣相投了。
她只知道秦康喜欢读书,品行的确很好,并非忘恩负义之徒,旁的就不太了解了。
连秦康爱吃什么菜,她都不知道。
秦康对她,想来也不会懂得多少。
所以说关于她和秦康现在的关系,沈芳意觉得顺其自然便好。
她和秦康从同一处来,自然比别的人更亲近一些,可他们并不一定非得成为夫妻。
若是秦康愿意,她可以说服娘,将秦康认作干儿子。
沈芳意也会把秦康看作亲生兄长,好好对待的。
本来从情感上来说,秦康相比于刚见到没几天的哥哥沈韶光,更像是沈芳意的哥哥。
秦康从沈芳意的表情上就已经看出了她的心思。
她并没有改变当初和离的想法。
一时之间他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感受,失落居多,也有种毫不意外的尘埃落定之感。
他与沈芳意虽自小便有了婚约,但为了沈芳意的名声着想,他们一直恪守礼仪,从没有过什么接触。
若非要深芳意对他有什么男女之情,也是强求了。
秦康只能说:“当时你同我说,想要和离,给岳父守三年孝,好好经营如意绣坊。
我想说,你给岳父守孝说理所应当的,不止是你,岳父对我有大恩,如我生身父亲一般。我也会给岳父守孝三年的。
哪怕因为规矩,我不能结庐守孝,也会断绝和同僚的娱乐交际,吃素食,着素衣,以表哀思的。
至于如意绣坊,这本来就是沈家的生意,你当然得好好经营。”
在沈芳意开口前秦康又说:“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你觉得我入朝为官,总是会外放的。
若是我外放,你不随我去,少不得会被人议论,随着我去呢,家里的绣坊又没有值得托付之人。
这件事我早已有过考量,如果我想留在京城,也并非什么难事。”
沈芳意却说:“但是你若留在京城,只能在翰林院做个七八品的小官,每天修修书,整理整理文稿,每日按时点卯,混吃等死,这难道就是你的志向吗?
你又不是书呆子,咱们在朝里也没有什么人脉,你甘心一辈子在翰林院,当个小小的编修?最多升迁到礼部,当个员外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