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35(3/3)
钱晴挨个小摊看过去,有看上的就停下来跟人家摊士聊两句,不说买也不说不买,就是一味的看。
夏天的旺季过去了,秋冬装市场对比夏天总是冷清点,市场上卖围巾和帽子的最多。
大拉毛围巾,一条进价都要十块钱。但还是有一堆客商围着看,比比挑挑花色款式。
帽子就是雷锋帽,顶多是换换大小,照样也是一堆人排着队挑。
还有前几年买都要排队,买一顶花一个月工资的羊剪绒帽子。
改革开放之后,羊剪绒帽子也没那么难买了,不过在本省,羊剪绒还是稀罕货,虽然贵,却也有客商去挑。
……
钱晴转来转去,心里盘算着,这些东西倒是都能买点回去。
大拉毛围巾在供销社里一条二三十,买回去肯定不愁卖。雷锋帽不稀罕,羊剪绒估计也能有点市场。另外她还看见一种耳护,不同的是全都是小号,应该都是童款。
两人从市场出来,又去往卖小商品的地方转。
十四中周围倒是没有跟银楼一样人多,摆摊的用凳子撑着几块木板,木板上面放着形形sè • sè的样品。
里头带一小片颜色的玻璃珠子,铁皮小火车,还有带皮筋的小车……
吃的东西也各种各样,大包大包五颜六色的糖果,山楂片,泡泡糖……
笔和本子也有,还有几样款式看上去就可爱的动物形状橡皮擦。还有几把造型可爱的尺子,几种颜色鲜艳的文具盒。
摊士在屋里,身边围绕着几个一看就是来进货的,正眉飞色舞跟人介绍。
“热水一泡就能吃!再不然就拿手捏碎,吃起来跟锅巴一样,嘎吱嘎吱的!”
“一包两毛钱,里头还有画片,进回去肯定好卖!”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龟(qiu)兹:本来是一个西域国家的名称,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他们的乐器,其中一样就是唢呐。有的地方就拿这个名字代指吹唢呐的人,现在还有人这么叫。
这一部分写的非常慢,八零年代初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方便面也是八零年我国才有第一条生产线,后来一直都是当做奢侈品改善生活吃一下,并没有立即推向火车站这些地方。直到九零年代才慢慢占据大片市场。
这里算个私设吧,把干脆面提前几年弄出来。
非常抱歉,少了一千字,自罚明天加一更。感谢在2021102509:11:51~2021102521:24: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莫失莫忘20瓶;娘口酱i15瓶;君住长江头、北冥有鱼10瓶;馒头今天好方啊、金俪炫2瓶;迷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