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朱白氏(2/4)
“额选好了,就要这支玉笔……”
白孝文舍得给自己姨夫送礼花钱,挑选了一支价值二两一钱的玉笔,以美玉为笔管,狼毛为毫,非常精致。
随着白孝文的催促,其他几人也不再犹豫不决,选择困难,拿上价格在中游的砚台或者几锭好墨,花费也都在三四钱左右。
这并非是他们手上无钱,买不上贵重的礼品。
他们不是白孝文,与朱先生非亲非故。
如果送礼重了,显得他们阿谀奉承。
“既然你们选了笔、砚、墨,那么额就送本书吧。”白贵笑了笑。
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除了纸以外都可以送。
再珍贵的纸也会被使用,而笔、砚、墨可以当做珍物储存。一方上等的好墨,可是价值上百两银子,堪比黄金。一些制墨大师身家极为丰厚。例如《康熙徽州府志》记载,说吴去尘“生平制墨及漆器精妙,人争宝之,其墨值白金(银)三倍。”
白贵也无意争花斗艳,选择送拜师礼只需尽心就可,想着力压同行几人的风头,以此博得他人喜爱,一旦被明眼人看出,定会觉得他功于心利。
而朱先生恰恰就是这个明眼人。
他顿了顿步,从旧学徘徊片刻,取了一本李时珍的石刻印本《本草纲目》。
古人常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如果送四书五经,未免家中太多,摆放不下,也显得自己不尽心。如果送实学典籍的话,万一朱先生是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就会生气。而这时的西医典籍,虽较中医开明不少,但也无法与现代医学相提并论。
送医书虽不见得能让朱先生心喜,却也不至于心生厌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