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倚重(2/3)
除了“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秦风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能够形容这个时候的李靖。
太了不起了。
如果这盘棋由秦风、李绩来下,他们根本不可能下得如此精湛,下得如此的完美无缺。
现在秦风固然已经猜测到了李靖的全部意图,可依旧慢了一大截,很有事后诸葛之嫌疑。就算猜到了绝大多数,可如果没有史书的辅助,恐怕至今依然猜不到李靖所布下之兵力了吧。
颉利可汗北逃无望之下,他只能率领残兵败将选择西逃,除了投奔具有共同血统的西突厥,他将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现在西突厥称霸西域,军事实力之雄厚,毫不逊色现在的大唐,若在加上臣服西突厥的西域诸国,比硬实力现在的大唐犹自要逊色一二。
颉利想要投奔西突厥,必须要往西逃窜,要过阴山逃好长一段距离。
而李靖出兵的方向便是西方,他的五万大军现在就在西方的恶阳岭一线……
这场战争从开始打到现在,可以说李靖是一城未下、一军未斩,即便此刻有人向李世民说李靖是寸功未立也并非是冤枉他,要是李靖遇到的不是李世民,恐怕到了现在,中路军主帅、战争的主帅早就易主了。
李靖不作为,不是他能力有限,对付不了颉利可汗,攻克不了定襄城,而是刻意把颉利可汗困守孤城,为秦风、李绩创造战机,而中路军真正的目的是守株待兔截击西逃的颉利。
而让人连后路都算计得分毫不差的颉利可汗却天真的以为自己有着坚城把守,再加上恶劣的天气,李靖要么就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冰面上与刀刃一样的风雪攻城,要么,就是坐等着粮草用尽而撤军。自以为是的他浑然不知,自己坚守定襄恰好落入了李靖的算计之中。
颉利可汗天真的以为李靖会急于求胜,会按耐不住当前的胜果,急匆匆的攻打定襄。很明显他不了解自己的对手,或者他与他的汉奸团体了解,但却报着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求那么一线机会。
若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李靖,突厥人信仰的狼恰好是唯一的答案。
李靖战无不胜的诀窍就是有狼一样的耐心,有狼一样的狡诈,有狼一样的凶悍,有狼一样的冒险之心。他从来不打贸然进攻,凭借着出色的耐心,等着对手露出破绽。一但发现战机,立刻转守为攻大胆勇猛穷追突进,一举定乾坤。
如唐平定萧铣之战,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唐军受阻,迟迟不能前进。李渊却误以为李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许绍爱惜他的才干,为他请命,才免于一死。不久,开州蛮人首领冉肇则叛唐,率众进犯夔州,赵郡王李孝恭率唐军出战失利,李靖则率八百士卒袭击其营垒,大破蛮兵。后又在险要处布下伏兵,一战而杀死肇则,俘获五千多人。当捷报传到京师时,唐高祖高兴地对公卿说:“朕听说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李靖果然立了大功。”再之后,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萧铣。
再如平定辅公祏的战役中,李靖依然是利用如此战术,先疲后打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那一战他运筹帷幄,等战机出现,果断出击,率军一口气将辅公祏打残打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