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3)
秦风将“仁义、道德、忠孝、气节”咬得极重,且以一种十分揶揄的口吻说着。
秦风那诡异的笑容,让封德彝心头发麻,他有一种十分不妙的感觉,有种死神到来前的节奏。
“前朝时期,内史侍郎虞世基总揽政务,但因能力有限,常有失当之举。你封德彝暗中依附虞世基,为他出谋划策,让他谄媚奉承杨广、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并抑制贤能。从此,虞世基受到的恩宠逐日加深,而隋朝的国政则日渐败坏。此为不耻。”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让你封德彝历数隋炀帝的罪过。然而,隋炀帝固有其错,然隋炀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对你有提拔之恩,隋炀帝更对你说道:‘你是士人,何至到此地步?’你封德彝羞惭而退。隋炀帝被弑后,宇文化及立杨浩为帝,任命你封德彝为内史令。后来,你封德彝逃往聊城。你见宇文化及兵力日减,便借口到运粮,以观望形势。你不思为君尽忠,反而数落旧主,是为不忠,投化及而心怀二志,是为无节。”
“武德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你封德彝遂降我大唐王朝。太上皇认为你封德彝是隋朝旧臣,谄媚不忠,罢官遣返。”
“太上皇有恩于你,你却不思报国,利用太上皇的信任来排挤打压同僚。你封德彝每次与萧瑀大人商议政事,都表示赞同,但单独在太上皇面前,却说出相反的主张,还极尽毁谤萧大人,如此作为,小人不屑为之,而你封德彝却干得津津有味,是为不义!害太上皇朝令而夕改,又是不忠之举。”
秦风说到这儿的时候,封德彝脸色已经完成了涨红、铁青、惨白的转变。
对于秦风的话,封德彝无言以对,毕竟事不过多久,秦风说的话是有依可察,前朝时的作为他还可以用隋朝气数将尽,故意败坏朝纲经待圣主降临来推诿,可是在他效忠宇文化及、大唐王朝时期的作为,就太也说不过去了。而且,他连续效忠二主之事,能够推翻什么圣主论,如果他那么一说,别人就会问他,既然你认为大唐皇帝是圣主,为何不先投奔?反而降了宇文化及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当秦风说到最后一条的时候,吃了诸多苦头的萧瑀一脸解恨的快意。
封德彝哑口无言,不代表秦风就此罢休,对于敌人,他信奉的原则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当然,这些事情,与你最后一件极度恶劣的事件相比,根本就是毛毛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