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西游归来(2/4)
为了巩固大汉帝国对贵霜地区的统治,荀彧、商鞅、王守仁三大刺史齐心协力,加强了地方联动,出台了许多鼓励移民的政策。
譬如,贵霜地区的百姓如果举家迁徙到交州定居,将会从衙门获得丰厚的奖励,耕牛、农具、粮食种子、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而且还享受耕地十年免赋税的优惠政策,甚至有名望、有学问、有特长的人还会获得衙门赠于的房屋庭院。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交州的汉人愿意迁徙到贵霜地区定居,也会获得同样丰厚的奖励。
除了鼓励移民之外,三大州政府还鼓励商人通商,如果从贵州向泰州或者交州贩运货物,将会享受减免赋税,甚至完全免税的政策,并可以优先得到沿途衙门的保护。
此外,三大州还鼓励贵霜人与汉人或者泰州其他部落的百姓通婚,并根据事实情况发放可观的奖励,而且将来出生的后代还可以享受免劳役、赋税若干年的优惠政策,兵役也会给予照顾。
除此之外,三大州大力创办免费学堂,让贵霜地区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学习汉语、汉字,灌输汉人文化,在思想意识上慢慢同化贵霜人。
在三大能吏的联合治理下,贵州、泰州、交州的人口流动极为活跃,商人往来踊跃,各族通婚频繁,汉语风靡一时,迅速淡化了贵霜人的亡国概念,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汉王朝的统治。
正是因为荀彧、商鞅、王守仁在内政方面的超强表现,才让吴起毫无后顾之忧的倾巢而出向安息帝国宣战,并抓住机会打了项羽、亚历山大一记闷棍,迅速占据了上风。
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下来,荀彧从贵州又输送来了两万新兵,五十万石粮食,一万五千件甲胄。而商鞅也不肯落后,派人送来了一万八千新兵,五千匹战马,三十万石粮食,陆续运抵了莎车城,源源不断的补充到吴起军中。
治理交州的王守仁相对较远,已经一年半没有给西征军输送新兵与物资,这次厚积薄发,于半年前派遣两位国舅薛戟与孙翊,率领三万州兵乘坐五百余艘大小不一的战船,运送了六十万石粮食,五万副甲胄,三万只弓弩,五十万支羽箭从日南郡扬帆入海,穿过马六甲海峡,由阿拉伯海抵达波斯湾,自贵霜东部的明加**陆,运送到了吴起大营。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之后,吴起军团的兵力迅速重新超过了五十万,甲胄、兵器、粮食全部得到补充,堆积如山,士气高昂。莎车城外营盘连绵,旌旗招展,刀枪蔽日,甲胄森然,蔚为壮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