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技术储备(2/4)
左梦庚点了一个叫郑二柏的人负责这块,令郑二柏感恩戴德,管理起来尽心尽力。
对于他们这些流民来说,有人给饭吃,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现在不但有饭吃,有房住,还能干活赚工钱,真是想都不敢想。
因此劳工们干活的时候格外卖力,哪怕洗煤又脏又累,而且大冬天地沾着水,那滋味甭提了。
可他们根本不在意,欢欢喜喜地劳动着,也将左梦庚需要的煤生产了出来。
左梦庚要做的,自然是给煤炭去硫。
中国原产的煤杂质太多,因此造成冶炼的钢铁中,含硫含磷量非常高,导致钢铁偏脆。
以这种钢铁制造的火枪火炮很容易炸裂,不堪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明代朝廷自制的火炮都很沉重的原因。
钢铁的品质太脆,那就只好用更多的铁料来弥补。
实在不行,就再包铜。
可以说,明清时期中国的火器技术没有太大的发展,除了统治者不重视之外,材料上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
当然了,这样的方式只能除去煤炭中的无机硫。
也不能给航天火箭做燃料。
对于有机硫,以现有的技术,必须用石灰来弄。
可有机脱硫需要建造吸收塔,时间不等人。而且冬季真的不是一个开工的好时节,所以左梦庚只能暂时放下。
如果开春之后,条件允许,他是会弄无机脱硫的。
到时候还可以建造氧化塔,借助脱硫来得到石膏。
煤炭脱硫之后,下一步就是炼焦。否则的话,虽然炉子能耐高温,但是却没有可以烧出高温的燃料。
炼焦技术在明代已经很成熟了,这个就不需要左梦庚亲自出手了。
本来这个时代最好的冶炼燃料,应该是木制焦炭。
可是这些年来采伐过度,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树木去弄木炭了。
这才是左梦庚必须要给煤炭脱硫,然后炼焦的原因。
“少爷,这炭……了不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