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牛一平计策让朱元璋彻夜难眠(2/4)
还有很多的职位已经开始慢慢的空缺了出来。
此次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虽说是在为寒门子弟开了一道口子,但是在参试的人数中寒门学子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人数上比历来金陵城科举取士中规模做的确实是比较大的。
像是徐达、李善长这些,大抵都是如此,古代的“寒门”,其实最初的含义就是不受重视的大家族内的小门户。靠着强大过硬的个人能力在隋亡的风暴中粘住了脚,乘着上位的东风逐渐登上了高位。
比如说是徐达,汤和这些人,以及跟他们一样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古代时能称之为门第的,不管是寒门还是什么?
都有着跟世族多多少少的关系,要么是落寞了,要么就是即将成为新朝的世家,总之都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成为有钱的人的。
尽管朱元璋这次通过亲自选拔的人才中,世族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这也说明很多时候还是不可能跟世族们彻底的断绝关系,重新弄到所有的穷苦老百姓家的寒门,这些寒门只能通过建立军功或许还有些希望的。
考试真的是为难这些人了。
自古选拔人才除了举荐制那就是科举制,只有科举制还算公平,但是科举中仍然是各个世家们的子弟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人容易划分自己所在的派系,尤其是要跟徐达李善长这些人压根就尿不到一个葫芦里去,部门中的周转以及正常的运作,全部都是徐达以及安排的自己人所操作的。
被世族子弟盯着,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情况很是复杂,若是涉及一些核心的机密文件又得自己亲自安排,刻意的避开这些人,其中艰辛不问可知。
哪怕他们个个都是顶尖的人物人精,也不免常常陷入各种困境。
而这一次,情况就截然不同。
一下子,整个金陵城各处要职全部都要腾笼换鸟。
经过上位这么一折腾,虽然在过程中程序非常的繁琐,也是折腾了好一阵子,但是等所有的事情基本处理完毕之后,感觉最深的就是徐达等人了。
顿时觉得上位那可真是为他们着想啊,不管是做点什么事情,都感觉比往常轻松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有了主心骨了。
其实现在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轻松了很多。
但是他们也很清楚,这样的想法虽然在别人看来压根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每次遇到牛一平,都是那么轻松的解决了,根本就没有见过牛一平抓耳挠腮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