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来了(2/4)
但是到了如今隆正年间,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一方面国家经济情况持续好转,酒,棉布等涉及民生的商品都取消了专营。专营物品只剩下盐铁两项。而盐税做为大头缺偷漏严重。海贸虽然愈发繁荣,但是利润和关税直入内努,国库无法分润。
而另一方面,景宁,永安年间,圣祖和上皇多次南巡,江南甄家因为接驾欠下可国库大笔的银子。受甄家影响,朝廷官员向国库借款蔚然成风。
到了隆正元年,居然出现国库入库三千万两,半年不到被K歌空。导致山东大旱隆正帝只好出内努银赈灾。
要知道,隆正朝的内努是分为两份的,最赚钱的海贸关税一直在太上皇手里,隆正帝知道,就像是锦衣府一样,太上皇活着,自己就得不到那份钱。
而隆正帝自己的内努,份额比太上皇的内努药少的多。隆正帝没办法,海向太上皇借了一大笔钱才撑过可那段困难的日子。
自此,隆正帝把目光盯在了扬州。
至于追讨国库欠款,隆正帝很清楚,在太上皇殡天之前是不可能的。
久病之人,尤其在乎身后之名。太上皇在永安年间就曾暗示礼部,先帝得一圣字,他想要一个仁字。
也就是郑仁宗。
为了这个仁字,太上皇可谓是变着法得讨好朝臣。只要不涉及到他老人家的底线,太上皇就能忍则忍。
说实话隆正帝很看不上这种想法,在隆正帝看来,只要大郑强大了,春秋之上,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是他没办法,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太上皇的一种执念,此时影响他的仁名,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隆正帝也不着急,他才三十出头,春秋鼎盛,龙体强健。而九华宫这两年日渐苍老,病势日益沉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