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看得明白(2/3)
崔希逸伸手扶起他,笑着说道:“许久未见伏地南都督,快请进。”说着,他拉起伏地南的手臂,并肩走入大堂内。
宋通跟随而入,却见孙诲站在一旁呆立。
“孙四兄,安排人送来一些水果。”宋通笑着说完,径自走入大堂内。
见到宋通的状态,自觉被当做奴从使用的孙诲,当然觉得羞惭。一旁侍立的曹世宇见到,已是忍俊不禁。
孙诲看到更觉羞恼,想着自己等级低而被宋通指使,曹世宇等人却远低于自己的职衔,而可以使唤一下。
孙诲就低喝道:“没听到宋傔史的话么,快去取来!”
曹世宇看他一眼,仍旧持枪静立,口中漠然地说道:“我就是因为番值随意移动,而被从长安流转到这里的。孙副史之命,恕在下不敢听从。”
见曹世宇以番值期间的严令为由,拒绝了自己的指使,孙诲再是气恼也终究无奈,只得“哼”了一声,迈着大步离去。
曹世宇冷冷地看着他的背影,暗自嗤笑。
大堂内,几人落座之后,先有侍从送来水饮。
伏地南将自己本部的情况,比如羊只牛马,储存的预备冬季作为饲料的苜蓿草,管辖田亩中的收获,现在部族中的人员数量等情况,逐一向崔希逸作了汇报。
称赞伏地南做事负责认真以后,崔希逸表示已有专人进行了造册。他对此也仔细地查看过了,并就各册中的分门别类的记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伏地南赞叹崔希逸仔细之余,也再解释道:并非作假,而是因为对于部分账目的记录、转抄,负责人员一时疏忽,记错了册页,而造成了失误。对于这几人,也都做了不同的惩戒。
听到这里,宋通暗自想道:应该对书卷、册页的使用,进行改良了。
唐末以前,人们所谓的看书,其实不是新时代那样的一侧钉好,然后翻看另一侧的书页。此时的书,其实还是以卷,或卷轴的形式存在的。
比如抄写一部经。因为古人是从右向左书写,因此写完后就是从左至右地卷起来,成一个筒状。看的时候,右手打开左手移动卷筒,逐渐展开整部经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