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出卖(1/4)
反扫荡作战并不是说你要一昧的躲避,往往也伴随着反击,当敌人的大部队过去之后,我军一般也会发动反击,针对敌人的腹部和薄弱处进行攻击,但这并不是主力团的作战,很少有部队在这种大规模的穿插包围中还能保持住组织和士气。
相比而言,很多区小队、县大队和各村组织的民兵部队才是反扫荡的主力。
小鬼子在百团大战中遭到沉重打击后,不甘心失败,于1941年开始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和“讨伐”。
1940年至1942年,在“扫荡”华北根据地时,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的,达150次左右;在同一地区有时反复“扫荡”达三、四个月之久,并且还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这一时期也是鬼子治安战的巅峰时期,主要还是这一时期是鬼子攻城略地的高涨时期,先是一系列的会战胜利让他们看到了战争结束的可能性。
第二就是在面对英美列强的重要胜利了,小鬼子的性格是自相矛盾的,从明治维新时期起,他们就开始仰慕西方,开始了西方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他们有非常的想要超越甚至将这些列强踩在脚下。
从入侵中南半岛之后,珍珠港直接送老美的太平洋建队主力去了深海,不要说没有抓到航母,航母至上的理论是在二战之后,用一系列的战役证明的。仅仅在中途岛战役的时候,交战双方还是装备了大量的鱼雷机,战斗中的糟糕表现也让俯冲轰炸成为了主流,鱼雷机也在二战后被淘汰。
对于航母理论的作战就像大炮巨舰时期一样,也是有一段历程的,一场大的海战才能证明到底那个方向是正确的。不过,一战和二战时期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也是影响海军发展的重要历程,这一时期也被成为海军假日时期。
重要的战列舰被条约限制住了,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的吨位(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