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百官辩论,秦国修渠(2/4)
不消多说便知是不满意这答案。
“若七年得渠水,八年方可得良田。于我大秦当今之大旱又有何益处?”
“老臣斗胆请陛下与祖神大人恕罪,此事关系甚大,故而必先将其利弊分析透彻。”
嬴政颔首:“免罪,寡人也好奇得很呐!”
乍听水渠之利,嬴政便动了心思,只是他须得听郑国将未透露之事全数托出,不得隐瞒。
因此才会直接于早朝之上,引众臣争议。
如此高压之下,想得百官首肯,郑国必无法隐瞒只能和盘托出!
得了嬴政赦免,请罪之人面色缓和许多。
“倘若七年内再有大旱,这水渠便仍是缓不应急,不知阁下何以教我?”
“老臣愚昧,此事需慎之又慎!”
有祖神庇护,大秦焉得再有天灾,因此这番质疑便少不得像质疑祖神大人之神威。若君王有心,便是拿了他的官位就地问斩也并非不可!
这可是渎神!
好在如今百官皆知秦王并非昏庸之辈,若在理,便是冒犯一二也能安然无恙,因此才会有人敢开这个口。
就算真要修水渠,这丑话也得说在前头,不可大意了去。
满朝文武心中警惕,这态度着实谈不上友好。
“此法不是三五日可成,但若是做成,便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使大秦千秋万代也能享其灌溉,又何须在意短短七年?”
郑国面色坦然,朝嬴政拜倒。
“郑国斗胆,恳请陛下下令,区区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会日夜不停将水渠一事尽早落成!”
也有大臣始终觉得不妥。
“若应下水渠一事,耗费财力物力暂且不论。光是人力便三十万余,大业未成,多拖一日便会多出无数变故,这……实乃冒险之举!”
“东方六国向来非安分守己之流,只怕待大秦修建水渠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