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闻水渠,朝臣争议(2/3)
这题郑国会啊!
“回禀陛下,郑国一生只钻研一事,那便是沟渠!”回答者神采奕奕,声音里多了不知何处而来的意气风发。
渠?
嬴政同狄仁杰一同咀嚼着这个词。
前者若有所思,后者却有一瞬间如电光火石般,响起了自己一直忽略的事!
名为郑国,善修渠!
郑国渠啊!
狄仁杰差点就拍案而起了,好在最后一秒前强行忍住,只是看向郑国的目光多了几分重视。
狄相如此异动皆在嬴政跟前,神识散于周遭后,嬴政就是想不知道也难啊!
嬴政目光如炬盯着郑国的眼睛,似乎能直直的看进他内心最深处。
“渠为何用?”
郑国被其目光震慑,然对答也仍旧未曾落下。
渠乃是他毕生研究之物,哪怕面前的是什么洪水猛兽,他也得留下点儿什么来警示后人!
更别提面前的是和他一般两只眼睛一张嘴的凡人!
郑国那叫一个底气十足:“自然大有用处!”
嬴政单手负在身后,眼神停驻在郑国脸上,步步紧逼:“既如此,为何不干脆效命于大韩?”
既然有大用,韩王安那个废物又怎么会眼巴巴的送到自己面前?
嬴政不怕他们送来的人有问题,甚至还担心他们放任秦国强盛,强忍着不动手。
如此一来,他便失了动手的理由。
届时少不得要花上一番口舌方可说服朝中主和派,嬴政想着便觉头疼!
在将对方送来的东西入口前,嬴政必须清楚,这美味馅饼里的是穿肠毒药,还是寻常倒钩。
郑国转动眼珠,沉吟片刻后便想好了答案。
“大韩地狭而人多,渠之所在于大韩而言并无用处,只能劳民伤财。”
“然大秦地大物博,一路走来,乍见大片荒芜之地,寸草不生!便是渭水北岸也荒凉一片,若得灌溉,可成良田!”
嬴政于宽大的盘龙椅旁坐下,神色淡然:“且说些寡人不知道的。”
他们又不是傻的,自然知道如今大秦国土仍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然而老天似存心为难,整年大旱。
若非春分时姗姗来迟的雨水,此时此刻,嬴政只怕是早就于神祗面前负荆请罪,祭祀上苍了。
这一年的夏至燥热无比,仍有许多人担忧着,怕突然就如同去年一般,滴雨不见。
是以,想治理渭河上游以北荒地,难上加难!
这些早就刻在了嬴政心里,他连翻阅都不需要,过目不忘被发挥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