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似有所悟(1/1)
这里杨氏方什么事也未发生一般,笑向君璃君珊并杨家的少奶奶小姐们,“瞧见你们大姨母大姑母来了,一个个的怎么还愣着,还不上前来请安?”
众人便忙都上前,纷纷屈膝给大杨氏见礼,口称:“见过大姨母(大姑母)!”
大杨氏笑道:“都是自家娘儿们,不必这般客气,没的白生分了。”
拉了君璃的手,笑道:“这便是大小姐罢?果真是个可人儿,也难怪得妹夫看重,妹妹喜欢,便是我瞧了,也喜欢得不得了!”一边说,一边已捋下手腕上羊脂玉的镯子,套到了君璃手上,嘴里还犹嫌简薄,“……虽不值什么,却是我戴了十几年的,大小姐别嫌弃!”
君璃笑得一脸的讨喜:“这样好东西,璃儿素日里求还求不来的,又怎会嫌弃,大姨母言重了!”
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却不免疑惑,照理她才给了杨大太太那样大一个没脸,杨氏就算忍功再好,多多少少也会流露出几分对自己的不满,甚至会借机排揎自己,惩罚自己才是,毕竟杨大太太再不好,与她再没有血缘关系,名分上却是她的舅母,杨氏因她对长辈不敬而惩罚她,凭是说到天边去,也不会有人说杨氏一句不是。
可杨氏却当压根儿没有这一回事似的,连问都没问过自己一个字,便自顾找借口将杨大太太给弄走了,大杨氏在一旁也是对自己没有一丝半点的不满,这姐妹两人的态度也太奇怪了,杨大太太就那么不受她们待见不成?
问题是,就算她们再不待见杨大太太,总要顾及自己及娘家的脸面才是,岂能任由自己一个纯粹的外人,还是她们明显不待见的外人这般直接打脸——这其中一定有鬼!
君璃直觉杨氏有阴谋。
本来她在泼杨大太太茶之前,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杨氏因此事对自己发难,自己便借机搬出去——自己不愿回娘家和回了娘家却因继母的缘故再次搬出去,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旁人听了只会说一声自己“不孝”,后者旁人听了就算不见得能知道这其中真正的因由,也会自然而然往杨氏这个继母身上想,若不是继母容不下,自己在家里住得好好儿的,何以非要坚持搬出去?
当然,君璃也想过杨氏极有可能看在银子的份儿上,不发落自己,但说自己几句却是免不了的,毕竟她终究占着母亲的名分,自己亦不是全无过错,她说自己几句,于情于理自己与旁人都不能说什么。
却万万没有想到,杨氏不但没有对自己发难,甚至连问都没问过一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便直接将杨大太太给弄走了;还有大杨氏,她是与杨氏系一奶同胞的亲姐妹不假,可她与杨大太太亦是嫡亲的姑嫂,杨氏不追究自己还能说在看在银子的份儿上,可大杨氏呢,难道她真与杨氏同枝同气到这个地步,竟是半点不顾及长嫂的感受?
再就是方才杨大太太于气急之下嚷出的那句‘我教训你的日子还在后头,足足几十年,且长着呢’,杨大太太为什么说教训她的日子还在后头,她虽叫她一声“大舅母”,却彼此都知道不过是出于面子情儿,且她们一个是杨家的太太,一个是君家的小姐,她凭什么就敢说教训自己的日子还在后头?
火石电光间,君璃脑中已闪过无数个念头,再把杨氏这些日子以来对自己好说话到不可思议的举动联系起来一想,有个什么不好的想法几乎就要呼之欲出,可急忙之间,又说不出这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只凭直觉知道不好,稍有不慎,自己便极有可能被算计了去!
不由瞬间打点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不着痕迹向杨氏和大杨氏看去。
可杨氏与大杨氏的表情却是丝毫看不出破绽,姐妹二人正说得亲热:“……说来咱们两家虽只大半个时辰的车程,却因你我姐妹都要留在家里主持中馈,已经好些时日没有像今日这般,清清静静的聚一回了!”
君璃又不着痕迹往稍远一点的君琳和君璇的脸上看去。
君琳正微笑着与杨家的几位表小姐说话儿,不知道说了什么,引得杨家的几位表小姐都是一脸的笑,她自己虽也在笑,那笑却明显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矜持。
君璇则凑到了大杨氏跟前儿说话:“大姨母,您为什么没有带浅菡表姐来?”
引得大杨氏捏了她的脸,笑道:“怎么,我们小璇儿想表姐了?那回头不如跟了姨母家去,不就可以天天见着你表姐了?”
杨氏也笑,“她才不是想表姐了,她分明就是想炫耀才从我那里软磨硬泡得了去的步摇!”
说得君璇不停跺脚,不依的滚到杨氏怀里撒起娇来。
母女三人看起来都与平常别无二致。
然君璃却是半点不敢掉以轻心,暗暗拿定主意,待会儿只要一见情况不对,自己立马便撤,无论如何不能让杨氏姊妹母女算计了去!
好不容易熬到吃过午饭,杨氏因笑命君璃与君琳:“我与你姨母舅母嫂子她们打一会儿牌,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只怕不耐烦留下来,不如去花园里的水榭投针,我已命人准备好投针要用的东西了,待投罢针,你们姊妹还可以说会儿体己话,整好水榭那边凉快!你们两个既是主人,又是姐姐,我可把你妹妹们都交给你们了!”
竟是直接把君珊当做了空气。
若是换做平常,君璃还会拐着弯儿驳一驳杨氏的话,为君珊出一出头,但眼下她自己都满心的烦恼了,如何还顾得上君珊?因只与君琳一道屈膝应了杨氏的话,便带着众人一道去了君府后花园的水榭,打定主意只在水榭待一会儿,便借口天气热,要回去换件衣裳,躲回流云轩去,待晚间用饭氏再到前头去不迟。
水榭里,果然如杨氏所说的那样,已摆了一张用来祭拜的黑漆镶梅花纹四方桌,其上摆着用青花海水纹碟子盛了的各色巧果并掐丝珐琅的描金三足小鼎。桌子的正前方,还一字排开摆着四个盛着清水的大面盆。
此情此景看在众人眼里,杨五小姐先就笑着赞道:“二姑母考虑得好生周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