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 7 章(1/2)
第七章
在听佘品弹吉他的时候,众人早已从葛优躺模式转换成围观团团坐模式。
梁峥听完佘品的话沉思了一会开口道:
“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人和人之间会出现某种错位。
可能你很坚持和热爱的东西你拿过去想和别人一起分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别人暂时理解不了这个东西的好。那么是不是这个东西就不好?我觉得不是,好的东西也是需要一个契机和耐心有些人才能感受到。就像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很久以后世人才能理解作品的优秀。
所以我觉得其实不用说失去信心啊,或者质疑自己什么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好。你就是觉得这个作品它很优秀,那就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是好的东西,一定会被世人接受和理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千万不要说因为暂时的不被接受或者市场不能消化就去质疑自己妥协自己。不用,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好。这很难能可贵的,尤其是你们年轻人!真的,坚持自己!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分,你热爱的,那就是值得的!”
梁峥确实说出了佘品心里的疑惑。早期签约公司,发表了一张专辑,但是可能由于曲风太前卫,不够流行,旋律没有朗朗上口,再加上那时候公司对她也不是很用心,宣传也很少,几乎很少人知道那张专辑。
后来佘品也想过,可能公司一开始签下她,就没有想把她包装成多专业的歌手,更多的也许是看中她的脸。当时发觉她的那位星探应该是看中了她的音乐才华,也是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音乐才华的欣赏,佘品才签约了。
但是签约之后,到了经纪人和公司领导那里。可能看中的是自己的外表以及外表所能带来的前景。于是发了一张唱片应付了下自己就开始跨行做演员。
其实佘品做演员是有天赋的。虽然佘品没有十分热爱表演,但是她的演技是在线的,单论演技是可以说得上是实力派的,也是新生代演员里最出挑的,所以大家也才根本没想过她是一个专业歌手。
可是不管在演员这个行业能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佘品始终还是最想做一个成功的歌手。人的感情是有限的,她把太多的感情和时间都给了音乐,所以自然而然就更想以歌手的身份被大家认可。
只是这些年来,在自己专辑打水漂之后。佘品其实也是被打击到了。在音乐专业上佘品有自己的骄傲,无论是编曲,作词还是作曲;佘品觉得在这个行业里自己是排的上号的,也是配的上专业唱作人这样的称号的。
可是自己信心满满做出来的专辑,却无人问津;自己为之骄傲的作品,甚至有些人评价说‘什么玩意儿’,‘难听的要死’,‘没有情感’。佘品看着这样的评价心里其实很难受。
每次被身边的人惊叹自己的音乐才华时佘品心里的滋味真的是五味杂陈。
“其实我偶尔工作之余也会在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自己好朋友面前玩玩音乐。演奏个乐器或者唱个歌什么的。每次身边的人给我的反馈都是‘品品你好棒,品品你好有才华,你该去做个歌手’之类的。”
说到这里,佘品苦笑了一下,
“真的,我身边有些后面来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我曾经是个歌手。每次听到这些夸奖,我内心挺麻木的,因为我真的有点不自信了,我不是对自己的音乐不自信。我是对别人对我的音乐的看法不自信了。
我会觉得说‘真的好听吗?是真的喜欢吗?’还是说这种夸奖其实只是朋友间的恭维,或者对我喜欢之后的滤镜。”
“不,品品。不是这样。”
易唯插话道: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真心地。但是我觉得她们应该和我一样是真心的。刚才你弹吉他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那个时候的你特别有魅力。”
易唯注视着佘品的眼睛继续说:
“你自己可能感觉不到。但是我作为一个专业演员对人物的情绪和表情是特别在意和敏感的。
虽然弹吉他之前的你也非常开心,也乐观阳光,但是却给人一种疏离感。你在笑,也是真心的笑,不是说虚伪什么的。但是就总会觉得你有心事,你的笑容和快乐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够尽兴和洒脱。
我之前觉得可能你心里有心事或者说防备心重刚认识有疏离感什么的。但是你弹吉他的时候我觉得不是。你弹吉他的时候就是特别专注和自信。
虽然你只是微笑也没有开怀大笑什么的。但那个时候的你是让人觉得你没有包袱的你知道吗?是很轻松很专注的。没有任何顾虑和忧郁,特别洒脱,也特别迷人。”
“对!弹吉他的品品特别迷人!”尹思在一旁附和。
“你这个花痴!就觉得品品迷人其实根本都忘了听曲子是不是?”曾柏忍不住打趣尹思。
“才没有呢曾老师我有认真听。”尹思不服气。
“品品来放一首你的歌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听听是不是真的不好听还是说问题不在于你。”
梁峥提议佘品放自己的歌,其实也是在帮佘品打歌,经过大家这样一番讨论之后,相信观众也会认真去听佘品的歌。如果作品真的好的话,也是一波宣传了。
“放不了梁老师。我的歌曲全都下架了。所有播放器都找不到我的歌的。网上基本也没什么资源。只有我公司有,还有我自己那里有留存在家里。”佘品说起这个,有点难为情。
“啊?为什么?”彭柯提问。
“嗯…是我跟公司提的要求。”
说到这里,佘品抿了一下嘴,
“我当时觉得既然没人听,那就下架吧。反正也没听众,公司那边也不在意这些,不靠这个赚钱,就下架了。”
“你是害怕看到听众的反馈吗?”梁峥一针见血。
“差不多吧。那时候每天都想去看看播放量,销售量,想看评论。但是每次都特别失望,我觉得特别影响自己的心情,就下架了。就觉得下架了就没期望了,这样就不会失望了。”
佘品其实在后来的几年里,慢慢的已经平衡了得失心,也意识到当时的自己太极端了,所以说到这些有些底气不足。
“太年轻这还是。”梁峥感叹道。
“正常的,都这样。我刚拍电影那会也这样。那会年龄多小,才十九。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王导的电影,直接就是顶级的制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